新疆及“西部大开发”,而非“大开放”
作者:岩华
中国新疆、西藏及西部“大开发”,是平衡中国城乡、地区与贫富等差距,维持中国稳定和谐与高速发展的根本出路。很多学者和官员建议在新疆和西藏开设更多“经济特区”,建设大城市,投资大企业;千方百计从中央要“特殊政策”,象沿海那样搞“对外开放”,甚至提出“东有深圳,西有喀什”等口号。西部大开发如果无视西部截然不同的国际环境,盲目复制东南沿海模式,把中国“西部大开发”变成“对外大开放”,将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带来现实危险。
中西部大开发存在几个认识误区
第一,中国只所以要搞中西部大开发,是因为东部无限膨胀的“大城市化”,造成的三大差别,使整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结构等,严重失衡。因此,中国“倾斜投资”中西部及内陆农牧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提供民生水平,达到平衡发展,共同富裕。如果还是在西部搞大企业,大城市,还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与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岂不是南辕北辙?对绝大多数内陆落后地区,及贫困农牧民岂不是雪上加霜?
第二,当初东部沿海的“改革开放”,面对的港澳台及西方发达经济体,外贸出口使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现在,已形成中国经济的“外贸依赖”,而内部消费萎缩的结构失衡。外贸盈余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贸易制裁,外交纠纷等等,不仅威胁到中国经济,也威胁到中国的政治、外交及国家安全:一旦冲突扩大,对中国贸易禁运,后果将不堪设想。
西部开发不应复制东部模式
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培育中国内陆的消费市场,不再依赖外贸,形成中国相对独立的自身市场;使中国的增长方式并由操之在人的“外贸拉动”,转变到独立自主的“内部投资和消费拉动”上来。这就要求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绝大多数的贫困居民的收入,增加投资和消费。因此,中西部并不要复制东部沿海的“外贸依赖”式增长模式。
今日西部的国际环境与东部完全不同。中国新疆西藏周边的邻国,要么经济比中国落后(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缅甸等);要么比中国发展缓慢(如蒙古、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等国);其中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更是战乱不断,穆斯林极端宗教势力恶性膨胀,恐怖主义无限蔓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即使中国始终促进与这些国家发展经贸,仍未获得长足发展,原因就在于此。但是,新疆西藏等地“输入型”极端的种族、宗教及恐怖主义,却趁虚而入。
坚决抵御“突厥化”及“泛穆斯林”
今天,在新疆乌鲁木齐等城市的维族区,年轻人穿着土耳其式服饰,听着土耳其流行歌;商店里卖的土耳其的音像制品,图书杂志;新疆很多农牧村也许没有学校,但一定会有清真寺;维族富商们络绎不绝飞往西亚的“维族近亲”伊斯坦布尔和安哥拉--土耳其的“突厥帝国梦”正消然侵入新疆,一个试图独立出中国的“东土耳其斯坦”恶魔,正与中亚西亚的“突厥化”及极端的“泛穆斯林主义”,一起染指中国的西部。
因此,中国西部大开发,而非“大开放”。各级政府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今日世界各地连绵不断的宗教冲突和种族战争,正是对极端宗教及种族“放任自流”的恶果;新疆去年(七五暴乱)以前几十年来,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中国的民族区域成为“世界典范”,也正是中国政府平等对待各族人民,坚决打击极端、宗教、种族势力,正确执行民族政策的结果。
必须毫不手软地根除三股势力
目前,对这些三股势力,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就必须毫不手软,及时清剿;对任何暴力及恐怖份子,必须彻底根除。不管是谁?有多大势力?有什么影响?只要违反法律,就必须绳之以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如山,一视同仁。
西部大开发当然也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贸,但西部发展的根本与基础,在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内陆,而不是周边贫弱小国。对来自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等极端宗教、种族色彩的不良文化影响,必须防微杜渐,彻底肃清;
同时,强制免费普及包括“双语教育”在内的十二义务教育,使每位义务教育儿童都能熟练使用普通话;积极传播内地的优秀文化及先进生活方式,繁荣当地民族文化产业;鼓励人民自由迁移与通婚;促进新疆各族人民与内陆人民的融合同化,共同发展,一起富强。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