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之一 (中国论坛)
见贤思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之一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是“四六开”:好的占四,不好的占六。我的基本点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尤其在理性和科学昌盛的现代,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拖后腿的。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了,全球大多国家都实现了民主,唯独中国还在延续五千年的政治独裁传统,其主要原因-尤其是在马列主义二十多年前已经被欧洲人抛弃之后剩下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行独裁体制的支持。这也是我一贯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批评态度的原因。但她还有另外一面,值得赞许的地方。从这期起我将陆续罗列出我自己的这方面认识,以期引起讨论。
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而言,从哲学的认识论上看,我认为是处以一种“感性文化”的阶段。感性,本身没有什么恶意。它不过是人类的一个部分作为一个集体在思维认识发展中的必经之路。犹如一个小孩和女子一样(不好意思),感性的东西多些(如常说“烦死了!烦死了!”),其实作为个人,感性充分的人蛮可爱的(女博士往往难找对象)。但作为一个集体,尤其是被这个集体的知识分子表现出来,与欧美知识分子相比就有许多问题了。知识分子对自己文化的理解,首先影响到文化的上层如政治体制等,其次才是对普通民众的心理影响。知识分子是一种文化的“头羊”。他们怎样看待世界,直接或潜意识下,对这个集体往往起到主导作用,所以必须指出他们可能出现的偏差。
严格地说,中国的专制传统在今天共产党统治下,也不是没有进步。它表现在最高统治者不再是出于一个家庭(皇帝的家族),而是来自一个集体-虽然这个集体的各位元老希望永远保持这种权力,如什么“红二代”之类,像我们的习同学那样。我想他们一定希望以后还有“红三代,四代,五代....等。中国人民是否永远会答应下去,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纵观欧美的社会,任何大的社会变革都必须有人牺牲的。中国普通民众的心态,谁也不愿意送死是肯定的。所以才有几个日本兵杀几万中国战俘的事。先造反必然死的,与其我先死不如大家一块死,聪明的中国人是这样想的。西方人不这样想或多数不这样想。看“Brave Heart”,911时在滨州失事飞机,都说明了这种精神-只要少数人的牺牲,才能换来多数人的未来和进步。这也许是中国没有民主,西方有民主的原因。每个普通人的利益都一样重要,那么对社会进步需要牺牲而言,就没有人的利益是重要的,只有统治者的利益重要了,那么大家就一起作奴隶好了,中共就希望他的人民如此想。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中国的目前共产党的专制政治制度,比之中国历史上的二十四朝,还是有进步的:因为党的主席不可能指定自己的家人,如儿女或老婆,直接继承自己的职位。换句话说,中国不是北朝鲜-北朝鲜是没有丝毫的政治进步(虽然中共很羡慕他们)。有些人说,毛泽东没有找到自己的继承人,是因为其儿子死于朝鲜战争,他又不喜欢江青(分居多年),等原因。也就是说,中国没有像朝鲜或古巴那样由最高统治者的亲属来继承权力,是由于“偶然事件”造成的,我认为不是这样。
中国文化有一个好的传统,叫作“见贤思齐”,或鲁迅所谓“拿来主义”。从不好的意义上理解,可以看为“互相攀比”。我们都知道古人“胡服骑射”的故事,就是说明中国人的处事方法:“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邓小平)”。“感性的民族”是“讲实际”的民族。感性的易变,最求眼前实惠,在中国人身上都经常体现出来。正是这种民族的心态,使中国没有什么“固定的章法” - 即使是皇帝老子也没办法。因为中国人又相信“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我家”(项羽说,“吾可取而代之”)。
在这种民族意识下,中国人从长期来讲,不会容忍什么“一成不变的传统”,如帝制。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族”了 -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特点的决定的。中国要融入欧美世界的民主主流,是毫无疑问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感性文化”的好处之一决定的:见贤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