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分层显示

韩国分析:中国一直未对越南动武的真相 (中国论坛)

作者: 韩军, 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20, 2014, 21:18 (3816天前)

韩国分析:中国一直未对越南动武的真相

  韩国军事网站近日发表文章对中越两国未来可能发生在南海地区的海上冲突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结合二战初期美日太平洋战争中,实力占优的美国在初期所处的被动局面,在可能的南海海上冲突中,中国很可能在初期也会因类似原因面临类似局面。

  文章称,受制于中国所处的复杂的周边环境,中国很难在一个方向上集中过多实力。中国在现阶段海上实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有限的前提下,面临被迫在全线布防但处处实力不足,与重点防御但会有所疏漏的两难局面。这也恰恰是中国在面对越南与菲律宾一类的小国挑衅时在行动上瞻前顾后的真正原因。

  首先,任何一个海洋大国都会面临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海洋所带来的广泛而巨大的利益使其努力扩展其控制的海洋范围。但另一方面随着蓝色领土的增加,如何充分的进行控制与保卫就成了越来越现实也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美国如此,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

  以中国的三大舰队的防御区域可将中国领海分成三部分,这三支舰队在这三部分海区中都面临着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国家但程度类似的威胁。中国海军的任务就是应对这三个区域内的威胁,最大程度上保证中国海洋利益的完整。但现实是,与中国领海相交的众多国家中,没有一国与中国称得上绝对友好,没有一国不在事实上与中国存在领海争端,没有一国不在试图或已经以正当或非正当的手段来攫取中国的海上资源。

  其次,文章认为,如果将目光紧紧局限在中越可能爆发的南海海上冲突的话,中国在各个方面无疑都占有压倒性优势。而越南却依然在对中国进行看似脑残的挑衅,显然,其明白中国受制于其他方向可能的形式突变以及美国可能的海上军事介入,无法下定决心与自己兵戎相见。

   第三,文章认为,中越南海危机很可能最终以越南的“无赖”措施结束。那就是,越南一再的挑衅中国,使中国在面对现实利弊与国内国际舆论的压力时,不得不在谈与战两者之间倾向后者。而就在中国的战争机器即将开动,国际势力谋求和平解决危机无望的时候,越南突然释放善意,希望以谈判方式解决争端。

  此时,中国处境将极其尴尬,一方面战争机器已经开动,此时收兵不仅会使政府形象在国内国际上严重受损,为其他与中国存在类似争议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获利范本。 另一方面,如果此时继续推进军事行动,中国将在国际上背负一个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拒绝和平的恶名。损失也是同样巨大的。虽然这种“无赖”行为是世界上诸多“无赖国家” 的惯用伎俩,同时也屡试不爽,但并非没有破解之道。

  因为这种“无赖”做法能否奏效的关键点是,“无赖国家”能否准确把握住对方战争机器即将开启,国际舆论对和平已经放弃这一时间节点,同时准确释放出适量的“善意”。其中每个环节都必须环环紧扣,任何一个阶段出问题,都会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同时也会使对方有更充分的手段使自己处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在面对“无赖”国家时,要么绝对隐藏自己各个阶段的过程结果,使对方无从把握事态的真正发展,要么就采取果断措施,在对方有所动作之前,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后,文章认为,南海系列危机并非是历史遗留问题,实际上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周边各国因南海中大量资源被发现而对中国进行的无理挑衅。虽然如此,中国却因为自身海军的长期弱势无法有效保卫这些本来属于自己的宝贵利益,所以才使这些本来是非曲直极为明确的所谓争议事件持续了这么长时间。

  随着冷战结束,世界各国因制度上的差异而引起的尖锐对立已经大大减少。中国再靠所谓“同志加兄弟”之类的口号去求得其他国家对其合法主权的认同显然越来越不现实。因此,文章认为,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名言“温言在口,大棒在手”很值得参考。而对现阶段的中国而言,这句话或许可以解读为:和平固然重要,需要由“温言”来商量,但必须有“在手的大棒”来为自己撑腰。

  224次阅读

越南想以惯用的“无赖模式”,对付中国!

作者: 韩军, 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20, 2014, 21:37 (3816天前) @ 韩军

中越南海危机很可能最终以越南的“无赖”措施结束。那就是,越南一再的挑衅中国,使中国在面对现实利弊与国内国际舆论的压力时,不得不在和谈与战争两者之间倾向后者。而就在中国的战争机器即将开动,国际势力谋求和平解决危机无望的时候,越南突然释放善意,希望以谈判方式解决争端。

  235次阅读
帖子总数: 9910; 主题总数: 7729;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2332 (1注册用户; 2331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30, 10:14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