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支持习李 创造中国政治转型的基础 (中国论坛)

作者: 万沐, 发表于: 星期日, 一月 19, 2014, 23:25 (3965天前)

支持习李 创造中国政治转型的基础

万沐

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当政后,其治国方略由“治民”转向“治吏”,虽然与当代民主政体下的政治理念仍有本质的差别,但比起中共往昔的统治,却有了明显的突破。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废除劳教制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将维稳与维权并举、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在中共的统治史上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政治进步。

在具体施政上,习李王以雷霆手段向腐败开刀,提倡节俭,给中内部的利益集团以巨大的打击,“刑上常委”,拿下周永康,突破了以往的反腐禁区。

当然,从理论上讲,习李王仍然执行是共产党的一党专制,但是专制却有极权专制和开明专制之分,以目前的执政发展方向,民众的幸福感显然要高于上海帮及周永康之流的统治。有人说,习近平为了保江山才施行仁政,但总比共产党那些“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高层继续统治有利于民众啊!

文革时期,红卫兵挖包拯、海瑞的坟墓,认为他们比贪官污吏更坏,原因是没有他们,封建社会就不会持续那么长久。现在有部分人并不希望习李王的“新政”,希望中共一直烂下去,认为只有中共彻底垮台,才会出现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

我认为说这种话的人,一个是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负责任,另外一个则是在政治上幼稚无知。试想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出现的是什么样的社会,而中国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如果当年光绪皇帝真能集权,打破当时的利益集团,实现戊戌变法,中国既不会出现革命,那么也就不有后来几十年的战乱和外敌入侵,更不会有共产主义的乘虚而入。现在,中共如果长期烂下去,中国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革命和长期的动荡,民主转型只能化为泡影,也许高官可以割据一方,富人可以移居国外,普通百姓则只有在战火中讨生活了。我不否认,天下大乱几十年、一百年以后,中国可能出现一个民主的政权,但想一想这个代价有多大?现在,连美国副总统拜登都表示,不要给习近平执政添乱,可见,他是看到了习近平执政对中国中国和世界形势良性发展的积极意义的。

很清楚,习、李、王三位,从本质上讲都不是共产主义者。他们更像复兴传统儒家统治道统的现代明君贤相。他们尽管也向毛泽东致敬,但这只是他们在目前中国政治体制之下的政治秀而已,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他们借钟馗打鬼的政治艺术。他们必须面对中国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想贪的社会现实,他们必须面对官员腐败、民众也腐败的现实。他们虽在政治的最高层,但也必须审时度势、隐忍以行,不可能像许多空头政治家一样奢谈理想、哗众取宠!

民主是理想的社会制度,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民主政权的动荡和埃及茉莉花革命的政治倒退,也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至于有人担心习近平的权力过分集中,将会导致独裁。说实话,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出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其相互攻伐的“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又如何比得上西周的穆穆王风,三国时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又如何可以和西汉《上林赋》中的稳定繁盛相比。“集权稳定”的理论在中国目前仍然没有过时。

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几十年来人心败坏、正义缺失所导致的危若累卵的社会局面,中国目前很类似于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前的世态人心,所以,我们应该支持习李王对社会正义和稳定的匡扶,将对共产体制的批判和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分开。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宪政民主体制,另一方面又要肯定他们面对当下的努力。当然,支持与肯定并非一味的迎合,也必须有建设性的鞭策!

习李王目前其实是在打一场对共产极权体制利益集团的反腐战争,无论如何,对国家和民族都是有利的。现在实际处于他们执政削藩的“军政”时期,在习近平的第二个任期,必然进入他们的“训政”时期,随着利益集团被削弱,如果社会运转平稳,十多年以后,中国很可能就会进入人民的“宪政”期。

民主中国的到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朝野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才可能为中国的民主转型奠定基础。现在许多书生意气的人(包括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共体制内的任何人和事都采取一味反对的态度,惟愿除之而后快,这其实是一种唯我独尊的小毛泽东思想和歇斯底里的红卫兵思维,请想一想,如果当年能替赵紫阳设身处地想一下,怎可能有改革派在中央被一锅端的结局。牢记历史教训吧,不要再犯“我不杀民主,民主却因我而死”的错误!

也许有人认为我的观点是一厢情愿,是犬儒,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不支持习李王,又有更谁有实力在最近十年稳定中国局势并推动中国改革呢?

  212次阅读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帖子总数: 9908; 主题总数: 7727;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2353 (1注册用户; 2352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7, 13:53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