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35周年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论坛)
中美建交35周年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社论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元旦在其外交部官网撰文「继往开来,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係—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强调两国应在三个「联合公报」和过去所达成的共识基础上,增进战略互信、持续加强沟通与协调,以相互尊重来管控中美间的分歧。尽管,双方关係发展的轨跡不顺,战略矛盾日益升高,对中美都支持的“新型大国关係”,我们仍乐观期待。
王毅提出改善中美关係的六点建议:一、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二、推动双边投资协定与中美新型军事关係上取得突破;三、以相互尊重来管控中美间的分歧;四、继续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五、活跃两国各界交流;六、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方向,坚持两国元首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係是崇高理想,但如陈义过高,就不免曲高和寡,不切实际,增进战略互信变成「知易行难」。王毅主张,美国应正確认识中国战略意图,让彼此安心放心,放下疑心戒心;反之亦然。然在美国看来,中国国防预算不断成长,战略意向却不明,如何战略释疑?同样地,华府再三强调,再次平衡亚洲政策並非针对中国,北京难道就轻易相信?
推动双边投资协定方面,中方希望美方能协助解决高技术產品对华出口限制,与中资来美受阻等问题,但若中方不愿解决人民幣匯率、美国厂商市场准入与知识產权等问题,则即使在经贸投资等「低政治」领域,双方合作空间未必很大。至於推进中美新型军事关係,因涉及双方军备对峙、两军內部政治文化与国防预算考量等因素,两军交流仍徒具形式,很难进展到实质交流。
处理双边关係中的敏感问题方面,北京希望在台湾、西藏及其他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美方能相互尊重,来管控中美间的分歧。问题是,台湾也是美国认定的重大核心利益之一,北京不能只要求华府尊重其核心利益,却无视对方的核心利益。北京希望中美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的沟通协调。但2013年史诺登事件与中方运补舰逼退美方巡洋舰「考本斯號」,双方沟通协调显然不够成功。
王毅引用郑板桥「竹石」诗中的「咬定青山不放鬆」,希望双方都能把握发展中美关係的正確方向,即「不衝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让两国各方面交流都更活跃。然而,政治体系对国际关係非常重要。美中政治体系本质上相互排斥,即使彼此有90多个沟通管道,但两国永远无法从两个竞爭国,进化为一对复杂而互相依赖国家。
王毅希望中美都坚持三个联合公报,三个联合公报主要针对台湾,强调只有两岸问题真正获和平解决,美国才会逐渐停止对台军售。问题是,在美国和台湾眼中,中方近年在沿海各省大幅部署军备,远超过攻台与制衡美国所需,更不断將核心利益从台湾、西藏、新疆扩及东海与南海,和平崛起早已变调变质,代之以扩张主义,这正是中美战略互疑未曾稍戢,反而日益严重的主因。
至於坚持两国元首达成的系列重要共识,其实也是知易行难。欧习会曾达成两项共识:合作对抗气候变迁与促成朝鲜半岛非核化。前者因涉及高科技移转与知识產权问题,双方迄未在美国移转开採页岩油气技术及出售空气清净器给中国获致协议;朝鲜半岛非核化问题,中方希望先召开六方会谈,再言其他;美方则希望北韩做出可查证与监督的承诺,再召开六方会谈。即使美方不再坚持己见,朝核问题仍难善了。
习欧默契:「太平洋够大,足以让中美国两国同时遨游」。展望2014年,除非双方都提出更具「可操作性」方案,否则双方关係恐怕仍是「竞大於合,斗而不破」格局。惟因北韩、日本、菲律宾可能不免时有挑衅动作,「中美新型大国关係」难免受波及,牵一髮而动全身,我们乐观期待中美在新一年里,拿出智慧和耐心,取得实质成果。
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