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扰乱中国等新兴市场 (中国论坛)
美联储扰乱中国等新兴市场
华尔街日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即将缩减刺激措施的传言再次引发全球市场的波澜,好于预期的美国就业数据促使人们预计美联储可能开始放缓被称为QE3的每月850亿美元资产购买措施。
过去,即使是最轻微的缩减购债暗示也会导致恐慌。今年5月,时任美联储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发表含煳其辞的声明,说美联储正考虑缩减购债,债券市场的反应迅速且残忍。虽然贝南克据说对这样的反应感到意外,但他本不该感到惊讶。三年来美国的货币政策一直保持宽松,从而鼓舞了市场,然而此时他却要改变政策轨道。由于持续的财政僵局没什么改善迹象,经济已经对货币刺激上了瘾——而现在每个月的剂量即将要削减。
新兴市场债券和货币市场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但它们受到的影响并不完全一样。那些拥有庞大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首当其冲,例如土耳其、印度、印尼和巴西。高赤字国家的长期借款成本也大幅上升。
这些国家一直依赖QE3,由于美元在全球疯狂流转获取回报,这些国家可轻松获得融资。但仅仅是美元流动可能缩减的暗示就足以让外国投资者陷入对货币贬值和违约风险的周期性恐慌。缩减购债的言论传出后,货币贬值幅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中断缩减措施时受益最大的——美联储今年9月决定暂时搁置此前强烈暗示的缩减购买资产的举措。这些国家的货币和债券价格随后强劲反弹。
这并非新兴市场首次受到发达国家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强烈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最近的一项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全球影响和挑战》(Global Impact and Challenges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ies)发现,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美联储的首轮定量宽松措施导致2,500亿美元从新兴市场债市流出(原因是人们认为定量宽松政策将推动美国摆脱衰退),而QE3则产生了相反的效应,导致910亿美元流入新兴市场(原因是美国资产价格已经产生泡沫)。
IMF的研究发现,自2008年以来,美国、英国、日本和欧洲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债券流动的合成影响较小: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22%。然而,由于这种政策对于货币、贸易和投资的附带影响,造成了极大的震荡。美联储一再强调,对美国的就业和增长有好处的做法也有利于全世界,这话现在听起来有些虚伪。
新兴市场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越来越直言不讳地批评以美联储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缩减购债言论尤其令印度受伤,尽管印度经济增长缓慢,但该国央行不得不上调利率以应对资本流出以及印度卢比急剧贬值造成的输入型通胀。
那么,新兴市场如何在美联储缩减购债的打击之前保护自己?IMF的研究发现,外资持有国内资产的份额较低、拥有贸易顺差以及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国家复原能力更强。这些国家的货币以及国内资产市场波动性要小得多。这有其政策上的涵义:在情况好的时候,实施强有力的控制,压低进口和本国货币汇率,并推高出口和美元储备。
从广义上讲,这就是美国国会议员所说的“汇率操纵”,而且也不会是美国财政部会赞同的办法。一些人甚至还希望惩罚实施这种政策的国家。例如,经济学家贝恩斯坦(Jared Bernstein)和贝克(Dean Baker)在11月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专栏文章中呼吁美国针对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征税,并向这类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反制上述措施。
这些政策只会引起更多的全球贸易和政治紧张局势。同时,正如国会共和党人与白宫之间就债务和税收问题产生的对峙一样,目前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办法能找到共同立场。中国、巴西、俄罗斯、土耳其和日本最近都采取行动远离以美元为基础的贸易,这只会破坏多边贸易体系,让情况恶化,因为不希望储备对方货币的国家会利用贸易歧视措施防止失衡。
金融危机已经促使美国再次出现经常十分激烈的讨论,即规则的实施与货币政策的考量孰轻孰重。美联储关于缩减大规模月度购债措施的政策空白(何时实施、出于何种原因、规模如何、实施多长时间)证明了全球货币体系中心裁量权更大范围的成本。
(作者Benn Steil为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国际经济部负责人,著有《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争》(The Battle of Bretton Wood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Dinah Walker为外交关系委员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