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谪戎”:驱逐赘婿和商贾之谜 (史海钩沉)
秦汉“谪戎”:驱逐赘婿和商贾之谜
送交者: 寡言
说道秦汉的“谪戎”政策。“谪戎”把赘婿,商贾和罪犯等同处理,把他们送到边远。应该说世界史上如此对待赘婿和商贾的国家不多。秦汉为什么发展出这样的政策呢? 我觉得历史学家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世界历史上有些国家有段时间自给自足庄园经济占上风。 一个庄园基本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农民生产粮食,工匠制造工具,内部交易,产品自行消化,对外界的需求很少。在这种经济体制,对商业需求很弱。但秦汉明显不是以自给自足庄园经济为主的社会,而把原来束缚在种种小组织中的个人解放出来,变成国家直接管辖下的小民。 既然不是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对商业就有需求,需要商人作为中介维持社会的运转,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对商人如此苛刻?
有人引用历史文献说,商人“不劳而获”, 富比王侯,扩大了贫富差距, 秦制社会要以“农为本”, 为了社会安定,就不得不打击商人。 在我看来这多少有点强词夺理。 要知道商人分大小,如果商人能轻易获取暴利,颠覆社会的稳定,那首先要问的为什么如此? 现代社会较之两千年前秦汉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不知高了多少量级, 但又有多少人能转瞬巨富,富比王侯?如果没有社会上层的需求,从事小本买卖的商贾又如何成为巨商?有如此之坏的社会影响?
本来,商贾豪富真成为社会问题, 秦汉这种强权国家似乎也应该找到他种抑制手段,重税则为之一。 只要还有一线生存空间,又几个商贾愿意向国家政权挑战? 适度的重税应该对双方有利的政策。 但秦汉对商贾采取的是极端暴力的措施,不仅祸及商贾本人,而且祸延子孙,让人不能不想到背后其实有有我们不知道的理由,比如国家安全的考虑。
同期秦汉政权对各地豪杰打击不予余力, 多次采取大规模移民的措施,贾谊过秦论提到秦毁名城,杀豪杰, 也许对商贾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也许还有其他的理由。
秦汉对赘婿的政策更值得研究。 一个人愿意当赘婿,放弃自己原有姓氏,离开自己原有宗族,成为另一宗族的成员,本身就有不得不的理由。 比如多子而又贫困的家庭,对没有财产的儿子而言入赘则是一种出路。 反过来,一个家庭愿意找入赘婿,也有一系列不得不的理由。 比如老人无人奉养的家庭,招女婿某种意义意味生。 秦汉政策对赘婿如此苛刻,几乎堵死上述两种人的生路。 我们关心的是背后又有什么动机? 便利多子多孙强宗兼并缺子无后家族的产业? 还是为了防止财产从女系外流?
不管理由如何, 对赘婿采取如此严厉措施对社会心理和人口增长势必有极大影响。 在一个(几乎)不允许找入赘婿的社会, 多子孙是一个家族生存延续的唯一希望。 当男丁死于徭役战争比例奇高的社会,每个家庭被迫产生足够多的男丁以防灾难,而其后果,至少考虑心理惰性,势必增加了社会人口平均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