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北方四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史海钩沉)
日俄北方四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送交者: 海岳
北方四岛是指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间的择捉、国后、齿舞、色丹四个岛屿(实际上这四个岛均为群岛),俄罗斯称为南千岛群岛,总面积4996平方千米。其中择捉岛面积最大,为3139平方千米,国后岛1500平方千米。色丹岛255平方千米,齿舞岛102平方千米。目前择捉岛约有居民8000人,国后岛和色丹岛有居民三四千人,齿舞岛上只驻有边防军。四个岛上驻守有5000名左右的俄军官兵。齿舞岛一个由几个小岛组成的群岛,其中贝壳岛离日本北海道最近,仅3700米。
从北方四岛朝偏东北方向绵延即北千岛群岛。整个千岛群岛北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南连日本北海道。由它和勘察加半岛把鄂霍次海包围在怀抱中。
长期以来,关于北方四岛的归属,俄日双方一直龃龉不断。据苏联文献记载:1700年,俄国人阿塔拉索夫首次发现了千岛群岛。1719-1722年间,沙俄航海家叶夫列伊若夫和卢任登上了千岛群岛中的大部分岛屿。到1799年沙俄政府把千岛群岛中尚未明确领土归属的所有岛屿全部划归己有。对此,日方也争锋相对地宣称,早在19世纪以前,日本人就在这些岛屿上生活过,千岛群岛应归属日本。到了19世纪初,俄国通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全部千岛群岛。1855年,俄日两国签订了《下田条约》,将北方四岛归还给日本。1875,年俄日达成协议,俄用北千岛群岛从日本手里换回了萨哈林岛的主权。1905年日俄战争后,战败的俄国又失去了南萨哈林。
1920~1925年,日本又占领了北萨哈林。1945年8月,美英两国为让苏联对日宣战,将当时日本占领的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的南半部让给了苏联。这使得苏联“有理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继续占领北方四岛。1945年9月2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以签署投降书的形式接受了《雅尔塔协议》和《波茨坦宣言》提出的条件。后者明确规定,日本不再对择捉、国后、色丹、齿舞及附近更小岛屿拥有主权。1951年9月8日,日美签署《旧金山和约》,日本再次提出放弃千岛群岛很南萨哈林的主权要求。
1955年,苏、日开始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苏联表示愿意让出齿舞、色丹两岛,以企图通过“抓大放小”,达到长期占据择捉、国后两岛的目的;而日却要求苏联承诺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决定萨哈林岛和整个千岛群岛的归属,于是谈判破裂。1956年,苏联重申愿意让出齿舞、色丹两岛,但日本认为除非整个千岛群岛一并“交还”,否则“不可接受”。1960年1月27日,苏联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拒绝苏联提出的领土争端解决方案,事实上放弃了对争议领土的主权要求。
苏联解体后,日本利用俄罗斯经济严重倒退、急需外援的有利时机,推动北方四岛问题的解决。1993年,日俄签署《东京宣言》,俄罗斯承认北方四岛是一个整体问题,可以协调整体解决方案。2004年11月15日,俄方再次提出根据苏联与日本1956年签署的“联合宣言”,将南千岛群岛中的齿舞、色丹归还给日本,并以此了解两国长期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日本方面则死守《东京宣言》的底线,称如果不明确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就不会与俄罗斯签署和平条约。
长期以来,由于双方意见相差太大,结果日俄关系始终未见突破性进展,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60年后的今天,两国仍未签订和平条约,没能真正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