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方的“十字军东征”(附图) (史海钩沉)
中世纪西方的“十字军东征”(附图)
1096—1270年,西欧各国对近东穆斯林势力发动的种族战争。
西罗马崩溃后,西欧分裂成各个城邦国,进入长达千年的“黑暗世纪(Dark Age)”。这期间维系西欧各国的纽带只剩下罗马教会。贯穿于中世纪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开始于11世纪末,罗马天主教会接到“东方的基督教兄弟”拜占庭遭到穆斯林异教侵略的“求救信”。教会动员各国出兵保护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和拜占庭,驱逐近东的穆斯林势力。
十一世纪末叶,欧洲东部的耶路撒冷和其他拜占庭领土,遭到迅速崛起的穆斯林(塞尔柱突厥)侵略。西欧各阶层在各地教会动员下,纷纷结队出兵东征,救援基督教兄弟。这些各色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统称“十字军”。
以教皇为首的教会传教士是十字军东征的鼓动者—和策划者。他们利用宗教狂热极力扩大罗马教廷的政治影响,企图将同出于罗马势力的拜占庭东正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力图通过掠夺东方国家领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领地;破落的骑士阶层也为发财致富的机会所吸引,他们成为十字军的主要成员;大封建主力图扩大自己的领地和增加收入,并梦想在东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受其支配的国家。
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和比萨等城市在筹划十字军东征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因为,从近东驱逐塞尔柱突厥人,并同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各族人民重建贺易关系,对这些城市十分有利。为求摆脱极端贫困的农民也参加了最初几次十字军东征。但是,从十二世纪后半期起,在农民军战败,各种希望落空后,便没人参加十字军东征。天主教会宣布十字军军人是“为信仰而战的勇士”,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予以各种特权。
十字军大规模东征(主要是陆路)共进行过八次,教会和农民组织的非正式东征有两次。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11月26日在克莱蒙(法国)召开的高级宗教会议上宣布的。约有10万人参加了这次东征。1097年,十字军由君士旦丁堡附近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占塞尔柱人国都尼凯亚,1098年,又攻占埃德萨和安条克,建立起最初几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在东方建立的其他国家,均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城乡居民多次举行起义反抗侵略者。为控制十字军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骑士团:圣殿骑士团(神庙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约翰骑土团)。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1149)。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埃德萨,是这次东征的起因。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德意志十字军最先出动,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军队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埃及苏丹撒拉丁军队于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战役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并占领耶路撒冷,而引起这次东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统率。腓特烈率军沿第二次东征路线从陆路穿越拜占庭前进。法、英两国十字军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西西里岛。各国十字军之间矛盾重重,此次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最初约10万人)穿越整个小亚细亚,沿途伤亡惨重,巴巴罗萨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水死亡,其军队亦随之瓦解。腓力占领阿卡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一定战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塞浦路斯王国,1192年又与埃及苏丹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自推罗至雅法沿海的狭长地带仍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阿卡港实际上成为王国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与的黎波里合并的安条克公国则仍掌握在十字军手中。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是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的。十字军原定东征埃及,但后来改变计划竟然进军他们“远方的基督教兄弟”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1202)和君士坦丁堡(1204)。十字军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是直到1261年才灭亡的拉丁帝国,它领有巴尔干半岛许多地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以及爱琴海和伊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国家垄断了同东方各国的贸易,并夺取拜占庭许多贸易和军事要地。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7—1221)是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拉什二世率领奥匈十字军联军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达米埃塔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苏丹签订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1229)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进行。这次东征使基督徒于1229年一度夺回耶路撒冷,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攻占。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1254)和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是法国国王圣者路易九世统率下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东征,但均遭失败。
点评:十字军东征参战者社会成份十分复杂,因而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极不统一。甲胄骑土装备有长剑和用于刺杀的重矛(不用于投掷)。某些乘马或徒步的骑土除剑外,还装备有圆锤或战斧。农民和市民多数使用刀、斧和长矛。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曾发生教士领导的农民为主的东征先锋军,期间还有征集未成人组成的娃娃军,均不被正式承认,并都遭到惨败。
十字军采用骑士军战术。通常采用一线队形作战,较少采用“楔形”纵深战斗队形。骑士配置在前,骑士侍从兵和步兵在后。战斗由骑土骑兵接战开始。战斗一开始,即分为小群和单兵进行决斗。骑士骑兵和步兵之间很少协同作战,对步兵的作用重视不够。战斗时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十字军通常不远离兵营追击敌军。他们装备有攻城器材,使用攻城槌和装有轮子的活动攻城碉楼击破要塞城墙和城堡围墙。十字军在实施陆海联合远征或海上远征时,利用大型货船输送军队和武器。在陆海联合远征中,他们曾试图组织陆海军的协同作战,规定了远征的起点和时间及陆海军在敌国领土上会合的地点和时间。但十字军所有东征都缺乏充分准备。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他们装备有弓弩、马刀。其战斗素质和机动能力都优于笨重的骑士骑兵。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先用弓箭杀伤十字军,尔后将其包围,猛打猛冲,割裂敌军,加以歼灭,恩格斯写道;“……当西方的“重装,骑士将战场移到东方敌人的国土上时,便开始打败仗,在大多数场合都遭到覆灭。”自然条件也有助于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身披铁甲的骑兵人马经受不住灼日暴晒,往往中暑倒毙。
十字军东征促使西欧军队重装骑兵作用的下降和轻骑兵、步兵的复兴,使西方对东方民族的军事学术发生了兴趣,其结果是学会了制造燃烧剂(见希腊纵火剂),后来又发明了火药与火器。同时,他们还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从而大大改善了航海的条件。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桡桨战船队开始被帆船队所代替,这标志海军战略战术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十字军东征持续了将近二百年。东方击退西方帮主的猛烈攻势,继而转入对封建欧洲的进攻。致使突厥军后来不仅占领巴尔干半岛,并开始向欧洲腹地推进。同时,十字军东征结束了拜占庭人在地中海的统抬地位。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为威尼斯和热那亚所地方势力及穆利斯各国,加速了意大利各北方许多城市的发展。
总的来说,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基督教势力对东方穆斯林势力的文明冲突,使东方和西欧各国千百万人丧生,并造成巨大物质损失,破坏了这些国家生产和发展,最后的结果基本都是惨败收场,并事实上消灭了同为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反而壮大了穆斯林势力。
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作战地图 第二——第八次十字军东征作战地图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