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直排显示

一个中国人有关日本史的立体揭秘 (史海钩沉)

作者: 张石, 发表于: 星期一, 二月 14, 2011, 22:59 (5028天前)

一个中国人有关日本史的立体揭秘

--读姜建强的《另类日本史》

张石

有人说:日本文化是暧昧的,而日本的历史是不是暧昧的呢?如果不是暧昧的,为什么留下如此多的疑团?这个国家从神武天皇开始到今天的明仁天皇,两千多年来一共125代,尽管在历史上经常是外戚夺权、幕府称霸,但是皇室的血統为什么没有断絶过,也没有一个是亡命国外的?其中的原因何在?这个国家为什么把外来征服者的肖像,把反叛者的肖像和那些功臣豪杰一样,在公园里鋳成銅像,永久紀念?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中心,仅仅是一个神圣的“无”。它不是为了放射某种力量存在,而只是为了给予所有的运动一个空虚的中心点,但是日本民族却仍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这些深藏在时间的深处,也深藏在日本民族潜意识深层的神秘,使世界及日本的许多历史学家、人类文化学家为此皓首穷经,苦思冥想。

而我们在读一些历史书籍时,有时会感到枯燥无味,那可能是因为繁琐而精微的考证淹没了深藏在史料中的历史动机和历史感情;有时我们会感到飘渺不定,那可能是过多的主观猜测稀释了坚实的史料;有时会觉得历史已死,那也许是因为缺少释义的智慧,难以唤会历史永活的灵魂。

而旅日中国学者姜建强先生的新作《另类日本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无论是在叙事方式还是在释义方法上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回廊,似使我们身临其境般地进入两千年千变万化的历史旋转舞台,和千姿百态的历史人物对话。使我们看到了“暗香浮动,月影朦胧,春残花落”的王朝文化的“夜”的世界,看到了文化的主潮从朦胧月下幽深的宫影中转移到辽阔的沃野,樱花微颤梦般的呢喃为强悍肌肉间的刀光剑影所代替的武士世界,更看到了在黑船的浓烟中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近代日本的诞生。

全书以破解日本历史100多个谜的形式出现,如西乡隆盛为什么牵一条狗?恶的元祖是谁?日本为什么没有被殖民侵略?殉死是什么?家康的遗言究竟想说什么?而每一段文章,都在奔涌的溪流般流畅的历史叙事中严密构筑作者的历史结构与解沟的释义框架。

首先,作品参考了上百家历史学家的历史考证,使其历史叙述具有坚实的史料基础,无论接触哪个历史之谜,一般都首先介绍以往的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和考证,然后找出新的史料或高屋建瓴地进行透辟的分析,得出自己独特的结论。

第二、发掘出解释历史事件的“关节点”,设法找到被释义对象在整个文化符号系统中的位置,也就是找到它与其它文化符号系统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发掘越广泛,其联系方式越丰富,就越能使历史事件凸现出其个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也就越逼进历史真实的核心。作者绝不单纯去叙述历史事件和其他历史事件的关系,而是利用历史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方法,让平面的史料回归立体,不是只让历史事实,而是让历史的行动与声音,光影与色彩与历史事实本身一起澎湃在读者的眼前。

第三、历史事件美学性的升华。历史中有轻歌漫舞,也有刀光剑影;有慈悲宽容,也有骨肉相残;有狂欢盛宴,也有青铜铅泪,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历史,都有它内在的美学.恶之花也是花,佛界易入,魔界难入,日本更有其“死的美学”,在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凋灭,残破的美学。一般西方人和中国人描写凋灭与残破时往往流露出悲哀的情绪,然而日本人往往以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一种凋灭与残破的美。既然无常与变化是生命的真谛,那它就一定孕含天之大美。而凋灭与残破都是无常变化中的一环,它不是通往永恒的死,而是走向流转的生。“白雪坚冰育嫩草,枯木昏鸦是绿荫”,日本人正是在对这沉沉寂灭的深情的凝视之中,让灼热的目光望穿了这寂灭,使生之鲜活从中透露。

而《另类日本史》用优美的文笔,对每个历史事件都在形而上的历史哲学层次,进行了美的升华,这本书既是历史的解谜,又是哲学的构筑,也是有歌有泪的优美的散文。如在叙述在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源平之争”中灭亡的平氏一族时作者写道:

平家一族从兴隆到没落,然后沉入西海,有一种落日的美。悲凉的美。

一之谷之战。屋岛之战。坛浦之战。虽然失败了。但是,有一种华丽, 像画卷般的华丽。
平清盛的女儿、安德天皇的母亲建礼门院德子。最终于1185年5月削发出家,独居京都的寂光院。一门亲人自殉投海。自己像朝露一般的性命。虽苟延至今,但无法忍住伤心、之泪。野寺的晚钟,声声悲凄;秋暮的冷雨.滴滴肃杀。花香随秋风飘散,月影为乌云遮掩。唯有应时的秋虫,从满岩青苔处,传来唧唧叫声。悲凉透岩石。

作者自己则在此书的序言中指出:

实际上。历史在这里以双重身份栖息着:—方面历史是一去不复返的在特定时空下向人们反复述说着经验的话语;另一方面历史又是超越特定时空而与我们当下交会融合的某种情感。再具体地说,前者是书写、记录、工具、经验的历史,后者是感伤、感激、感慨的历史;前者是帝王古垒、将相城池的死历史.后者是用当代人情感的袈裟披在死人身上使其复苏的历史。或许也正是在这个意义土,克罗奇才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伍德才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培根才说“读史可以明智”。


总之,在姜建强先生这部新作中,我们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阅读的立体经验,它使我们在沉思历史事实和历史哲学的同时,看到了历史深处的歌台舞榭,听到了悠远的鼙鼓炮声,闻到了浓郁的墨迹纸香,触到了古老的青铜绿霜,它是多维的,立体的,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

  467次阅读
帖子总数: 9902; 主题总数: 7721;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1232 (0注册用户; 1232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1, 04:46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