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头像

美国如何走出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 (中国论坛)

作者: admin ⌂ @, 发表于: 星期六, 三月 29, 2025, 14:12 (5天前) @ admin

美国如何走出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

岩华观点:引发全世界经济危机的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及西方周期性“经济危机”,乃现代市场经济的巨大经验和教训。从现在的金融和经济学来看,那场危机根本就不该发生,即使发生也可迅速解决。美联储从此吸取了足够教训,此后开始独立于政府运作,并成功预防了各种金融危机。

罗斯福新政,行政积极干预市场经济

1 罗斯福新政(New Deal)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统称为“新政”。这些措施包括:
◦ 公共工程项目:如公共事业振兴署(WPA)和民间资源保护队(CCC),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公园)创造就业机会。
◦ 金融改革: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等稳定银行体系,恢复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心。
◦ 农业调整:通过《农业调整法案》(AAA)控制农产品过剩,稳定农民收入。 新政虽然未完全终结大萧条,但显著缓解了失业和经济崩溃的压力,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2 经济自然调整
在193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自发复苏的迹象。私人投资和消费逐渐回升,尤其是住房建设和耐用品生产有所恢复。然而,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表明,仅靠自然调整不足以实现全面复苏。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1941年美国正式加入二战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大萧条的最终“解药”。战争极大地刺激了工业生产、就业和政府支出。1940年代初,美国经济进入战时动员状态,失业率迅速下降到接近零,工业产能被充分利用。

二战中“军火订单”的关键作用

1939-1941年,美国大萧条中迎来及时雨:2000%增长的全球军火订单,对美国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刺激(1939-1941年)
在美国正式参战前,欧洲的盟国(特别是英国和法国)因二战需求向美国订购了大量军火。这种“现金自运”(Cash-and-Carry)政策下的订单为美国工业注入了资金。例如,1939年《中立法》修订后,英国订购了飞机、船只和武器,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复苏。
2 《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 1941)
1941年,美国开始通过《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军事援助。虽然这不是直接的商业订单,但它大幅增加了美国工厂的生产任务。军火生产的激增带动了钢铁、机械和化学等行业的全面复苏,同时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3 战时经济动员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全面转向战时经济。军火订单不仅限于出口,还包括满足美国自身军队的庞大需求。从1941年到1945年,军工生产使美国GDP增长了近一倍,失业率从1930年代的20%以上降至1944年的1.2%。
4 乘数效应
军火订单的资金流入刺激了相关产业链(如原材料、运输、能源),并通过工人薪资增加带动消费需求。这种乘数效应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面复苏。

  62次阅读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帖子总数: 10201; 主题总数: 8005; 注册用户: 150; 当前在线: 2826 (1注册用户; 2825游客)
论坛时间: 2025-04-04, 01:13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