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头像

拿什么来拯救上海经济? (中国论坛)

作者: admin ⌂ @, 发表于: 星期二, 十一月 21, 2023, 03:24 (366天前)

拿什么来拯救上海经济?

要理解大上海的经济,必须从下面这组宏观金融的数据开始讲起。毕竟,作为中国事实上的金融中心,上海经济的兴衰与全国的金融环境息息相关,兴衰与共。

今年以来,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金融数据指标:“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存款”,完全丧失了增长性。非银金融,包括保险、证券、信托等等,它们本质上做的也还是资金生意,要产生利润就必须实现存款规模的增长。在数据上,2022年底全国非银金融企业的存款规模24.04万亿,到今年9月份为24.23万亿,增幅仅为0.8%。这种微弱的增幅堪比股灾,这里列出此前各年的非银金融企业存款增幅表,作为参考。

各位,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手里的现金,就是中国金融投资领域流动性是否充沛的具体表现。2016年非银金融企业存款出现了-0.69%的负增长,这就是受2015年中发作的股灾的影响,非银金融企业的流动性严重不足,2021年出现了高达22%的增幅,这一年全世界都在新冠之下苦苦挣扎,当时,中国维持了产业链的完整,股市也因此出现了一波上升,沪指涨到了3700点。

而到了2023年,非银金融企业手里的资金不再增长,这恰恰就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正在剧烈萎缩的表现。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之所以萎缩,只有一个原因:市场上所有的流动资金都被地方债的所谓“化债工作”,也就是借新还旧,给抽干净了,沪指因此一直在3000点的位置上苦苦挣扎。今年,地方债的还债压力已经抽干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明年只会更加惨烈。非银金融机构手里的现金储备,一定会大幅萎缩。所以,金融市场不会有任何做多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首当其冲,经济数据不可能好看到哪里去。

在关键性的金融数据上,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非银金融企业的存款规模34061亿,较今年初的34016亿,增幅仅仅只有0.1%,连全国0.8%的微弱增幅都比不上,距离负值只有一步之遥。考虑到十一月和十二月份地方债的还债压力相对于此前的十个月来说,只大不小。相信上海的非银金融企业存款增幅一定会变成负值,而只要变成负值,就意味着上海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已经被抽干了,沦落到动用老本的阶段了。

2015年以来中国国内非银金融企业存款增幅情况一览(作者制表)

金融业创造的税收占上海全口径税收收入的比值,也就是占上海地税加国税的比值,一直以来都维持在20%左右的比例。如果再考虑直接服务于金融的财务审计、咨询等商务服务业所创造的税收的话,占比可以达到25%。金融业艰难到这样的地步,上海的整体税收情况一定不容乐观。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创造的全部税收收入,也就是包含国税和地税在内的全口径税收收入为14972亿,同比去年同期的14559亿,增幅仅仅只有2.84%。

上海市2023年及2022年度税收收入对比(作者制表)

注意,此前多次都强调过,由于去年缓缴的增值税在今年补缴的因素,全国前三季度的税收收入增幅很高,达到11.9%。而上海的这种税收增幅,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增幅。在前面介绍的关于广东经济的文章中,也讲述过由于资金正在疯狂的通过香港出逃,广东前三季度实现的全口径税收增幅只有3.9%。而上海的这一税收增幅,甚至显著落后于广东。上海经济在今年以来的衰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高力国际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写字楼市场报告(来源:高力国际)由高力国际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写字楼市场报告里披露,上海写字楼空置率已经上升到了19.0%,并预计全年的空置率将会上升到21.6%,较年初上升4个百分点。同时,预计全年写字楼平均租金将会下降4.4个百分点,上海有超过两成的写字楼空置,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四线城市似的。在这种史无前例的现象背后是,曾经在上海一租就是半栋楼的境外金融机构,正在集体收缩,乃至是直接关停中国区的业务。这里,可以数一下近两年来关闭了上海办事处的境外金融机构:荷兰银行、花旗私人银行业务部、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摩根斯坦利、加拿大基金、贝莱德、穆迪、先锋领航……等等等等。对于这种现象,上海市政府没有任何应对办法,它甚至都不敢尝试进行任何挽留----因为任何挽留类的举措,都会导致上海市委所有常委的集体下台。金融如此衰败,写字楼空置率猛烈上升,上海经济当然就是一潭死水。

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无非就是批发和零售行业,也就是商场的人气。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批发及零售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0.0%。

2023年三季度上海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在主要经济指标(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但是,为了补足税收缺口以及补缴增值税,上海的商家依然艰难的多交了9.1%的税。这种釜底抽薪的情况,对上海的商家们来说就是不可承受之重。所以今年以来,熬过了前面三年新冠封控的商家,居然就集体熬不下去了。1月底,南京路的上海置地广场关门大吉;8月份底,徐汇区的太平洋百货也彻底关门。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数据,三季度上海购物中心的空置率为12.1%,远远高于2019年底5.4%的空置率水平。在这里讲点专业上的事,对于购物中心来说,它的经营成本比写字楼高得多,比如,就算空铺也要开启空调系统,因此购物中心承受空置率的能力也比写字楼差。购物中心空置率在5%左右算经营情况良好,超过10%,就已经是很危险的事情了。超过15%,就超过了盈亏平衡点,购物中心会随时倒闭。上海目前这种情况,是不可以继续恶化下去的。继续这么恶化下去,上海的购物中心会在整体上全部轰然倒闭。这么说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金融领域的所有资源,都要优先放在给地方债务续命之上。而这必然意味着金融行业丧失流动性,并整体走向死亡。同时,外资金融机构也会义无反顾的离开中国。对于上海经济来说,这都是不可承受的。

上海今年的税收收入增幅已经大幅落后于全国。到明年,没有增值税补缴因素,必然会出现大幅萎缩,萎缩幅度也一定会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对于中西部那些高度依赖上海财政转移支付的省份来说,毫无疑问,这将是对它们的当头一棒,并加大它们借债的难度----这就是惨烈的恶性循环。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种恶性循环,根本不可能被打破。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只能一步步的朝深渊的最底部坠落下去。对此,我们还能怎么样?除了袖手旁观、无能为力!

  216次阅读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帖子总数: 9902; 主题总数: 7721;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1964 (0注册用户; 1964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1, 13:59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