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分层显示
头像

内参失灵,高层决策瞎子摸象 (中国论坛)

作者: admin ⌂ @, 发表于: 星期一, 十月 31, 2022, 11:08 (756天前)

内参失灵,高层决策瞎子摸象

中共体制内的言论信息空间也在缩小

2019年底新冠病毒在武汉被发现之初,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廖君写了两篇不同的文章。在供公众阅读的新闻中,强调这一疾病不会人传人。但在另一篇"内部参考消息"中,基调则有所不同,警告北京当局武汉出现了一种危险的疾病。

在中国,"内部参考消息"是只供党内高层干部阅读的,内容往往是被认为对普通民众过于敏感的话题。它们由记者和学者撰写,旨在为政府领导层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尽管内容也经过审查。

共十多位中国学者、商界人士和官媒记者对美联社透露,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不断巩固权力,即便是这种不对外公开的内部报道机制,也遇到了难以提供坦率评估的困境,任何质疑党的路线的内容都可能带来风险。

这一变化造成的影响尚难以判断,不过显而易见的危险是:在缺乏自下而上的反馈、难以掌握全面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可能涉及方方面面,从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立场到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

芝加哥大学教授、中国政治问题专家杨大利说,权力集于一身的领导人与外界隔绝:"他们实际上是生活在一层茧中:受到保护,但也被屏蔽在信息之外。"

高度管控的“内部”消息

被称为"内参"的这些报道,涉及在许多其他国家被视为主要新闻话题的事件:腐败、罢工、舆论批评、生产事故。而在中国,这些事情对于公众来说可能过于敏感。因为它们 "可能损害党的声誉"--正如2020年发表的一篇中国学术论文所说。

习氏一言堂 连这神秘的谏言武器也不再精彩

人民日报是内参发布单位之一

中国各地的报社、智库和大学都有自己的内部通道,让地方和省级官员获得内参消息,承担起监督工业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等一部分媒体的职责。而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少数官媒,则直接向中央提供内参,他们的内部报告曾让官员落马,推动政策改变,并开启了消除贫困和浪费的政府运动。

中共高层,包括习近平本人一向很重视内参的作用。在习近平任福建省委书记期间在当地媒体工作、曾见到过习本人的前记者阿尔弗雷德·吴(Alfred Wu)对美联社说,习近平当时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记者都保持着联系,"他和记者们都很熟"。这些媒体的内参直通中央,能够影响他的仕途。

习氏一言堂 连这神秘的谏言武器也不再精彩

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直接掌管重要媒体

执掌最高权力后,习近平将新华社置于自己的管控之下。理论上,新华社的最高主管上级是国务院总理。但后来新华社开始时不时地"忽视"总理李克强,吴和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媒记者称,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李克强的不满情绪溢于言表。

据同行透露,一位在内部颇有名气的新华社记者现在无法撰写内参。他的内参报道曾帮助扳倒了一家国企的高管,但他现在无法发表文章,因为"风险太大"。"以前他能够写揭露性报道,因为新华社有能力保护他",他的同事说,"可现在他们说不能再报这些事了。"

“内参”不如网文

习近平治下政府对互联网管控的加码也使得内参"变味"。从前,内参是有价值的信息渠道,而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其参考价值大打折扣。互联网的另一个"危胁"是,批评者在网络上互相联络、组织,挑战国家权威。

为此,习近平政府当局加强了大数据分析,而内参则越来越多地采用网上信息,一些报道甚至以摘录社交媒体的帖子为主。在互联网本身被严格审查的情况下,这些内参传递给高层的信息也可能会发生扭曲。

在同中国对外关系专家的私下交谈中,美联社记者发现,在乌克兰战争和中俄关系问题上,他们中许多人的观点不同于官方立场,一些学者担心,这种意见的多元性并未被传达至最高领导层。

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透露,一位专家在内参中建议中国外长王毅同乌克兰外长通电话,一周后,当王毅的确与乌克兰外长通话后,不少同行在群聊中向这位专家祝贺,有人提议这位专家建议习近平同泽连斯基通话。"如果我这样做,就没法再写内参了",这位专家回复道。

还有专家担心中国与俄罗斯走得太近,而疏远了与欧盟的关系。一位专家走出了大胆的一步:今年3月,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胡伟在网上发表文章,建议中国不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绑在一起,需要尽快"切割"。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研究员赵通对美联社分析指出,胡伟以个人名义发文,是因为认为自己的上级不会同意他在内参中发表这样的观点。而网文尽管遭到了审查,还是可能引起一些官员的注意。

"我怀疑当局压根掌握不了某种观点到底有多流行",赵通说,"信息泡泡的隔绝很严重"。胡伟的文章上线几小时内就被超过10万人点阅,之后,文章就被屏蔽了。

在内參上也不能说真话了,中国高层就丧失了获得真相的唯一渠道……这就像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一败涂地后,才发现自己最依赖的信息来源《顺天时报》,竟然是一心想当太子登基的大儿子袁克定,每月花5万元雇人假造的,与所有人读的真报纸都不一样!难怪聪明一世的袁世凯,在关键时刻糊涂一时,最后众叛亲离、身败名裂。

  1260次阅读
帖子总数: 9906; 主题总数: 7725;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2102 (1注册用户; 2101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5, 07:45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