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分层显示
头像

邓小平出访朝鲜后,下决心改革开放 (中国论坛)

作者: admin ⌂ @, 发表于: 星期一, 十月 17, 2022, 23:47 (769天前)

邓小平出访朝鲜后,下决心改革开放

如今的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在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有了辉煌成就。但这一切都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不断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奔波,而摸索出来的中国发展之路。这个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他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而做出这一决定的关键因素,在于1978年邓小平出访朝鲜后,看到了其他国家的发展。

出访调研
在1976年以后,党中央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问题,争论不休。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相对靠前,但这主要是人口众多,导致的整体经济总量很大,平均下来便很少。
面对这种情况,党内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问题争执不休,有些人希望能够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将中国的经济搞上去,但还有很多人反对学习西方。

当时的邓小平已经年过古稀,再加上身体原因住进了301医院,得知这一情况,在手术后三天便下床进行工作。
为了能更多地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情况,邓小平让曾经的秘书,对中国的各个领域人民的生活状态进行调查,科学与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为主要调查对象。
邓小平刚一出院,叶剑英元帅便找到了他,希望能继续主持工作,邓小平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我的工作由国家安排。”
得到邓小平的答案,叶剑英元帅便上报中央,希望能够让其尽快回到中央工作。
这一报告,得到了包括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工作者的一致赞同,不久,邓小平开始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呕心沥血。

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登报,党内外对此进行大规模的讨论。
六大地区组在陈云、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人的参与下,最终统一了党内的思想问题,为以后中国的飞速发展,做好了铺垫。
在1978年,邓小平完成了党内思想统一的工作,但国家的发展方向,还是没有确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开展了座谈,邀请国内著名大学的教授与经济领域的专家,希望他们能够给出发展的建议。
这次座谈会持续了7天,在这期间,邓小平与这些顶尖的教授,对中国与国际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尤其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问题被全面展开。
邓小平根据这些建议,做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开放高考政策、恢复很多被拆解的教育研究机构。

多次开展座谈会,让邓小平更加清楚地得知了,国家目前的情况。但为了探寻最适合中国的道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出访国外。
而早在1977年,我国便向国外派遣了很多考察团,谷牧同志便是当年前往欧洲的考察团团长。
邓小平知道,必须尽快找到一条发展的道路,于是在1978年9月9日,他毅然前往邻国朝鲜,希望能够亲眼看看这个邻居的发展情况。
这一日,也是朝鲜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日,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十分高兴,邓小平能够参加这隆重的庆祝活动。
邓小平则更多地想看一下,这个在中国帮助下才摆脱战争泥潭的邻国,到底是如何发展的。

决心发展
邓小平与金日成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在邓小平晚年最后一次接见外宾,便是到中国访问的金日成。

当时已近九十岁高龄的邓小平,早就不接待外宾了,但得知金日成希望拜访自己,他却破了这个例。
除了必要的官方活动,邓小平深入到朝鲜的底层,从工厂、学校、农村等多个地区进行考察。
这次的实地考察,让邓小平心中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在中国人看来,朝鲜是一个欠发达的国家,当年抗美援朝战争后,国家已经是断壁残垣,更别提发展工业化了。
但奇迹发生了,在苏联的援助下,朝鲜不但很快恢复了原本的生活环境,又凭借这苏联给予的贷款,快速发展自身实力。
当时正好赶上美国工业化饱和,工业体系向外辐射的时期,这让日本、香港等东亚地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间。

随后,日本与朝鲜利用这段时间,迅速提高了自身的工业实力,再加上苏联对朝鲜的技术援助。
朝鲜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便建设了大量的发电厂、纺织厂、钢铁厂等工业发展基础。
这段时间,朝鲜的人均经济上涨了四分之一。
朝鲜还开通了地铁,地下深度达两百米,堪称当时世界之最。
在邓小平访问朝鲜之前,人均年钢产量远远高于中国,而且全境已经通电,全境农民的收入提高了80%,城市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增长。
朝鲜的人民生活水平,也要远远高于当时的中国人民。
朝鲜实施的义务教育,对贫困的学生给予学习用具的支持,很多的医疗机构已经深入乡村,在国家支持下,很多朝鲜人民都能够实现免费医疗。

朝鲜教育
看到朝鲜的发展,邓小平对与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已经有了考量。
1978年9月12日上午,结束访问朝鲜的前一天,面对与金日成的会谈时,邓小平便直接说道:
“在未来二十二年的和平发展中,中国将完成四个现代化的发展。”
随后,邓小平便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个国家,也是中国的邻居——日本。
在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已经是十分发达,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
邓小平访日期间,重点视察了日本的重工业与高科技产业,在这里他亲自看到了自动化机床,亲自乘坐了日本的新干线。
在新干线上,日本记者询问邓小平的感受,他只有一句话:
“快,就是快,有催人奋进的感觉。”

这是邓小平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中国必须快速发展。
在日本访问的时间,邓小平向日本询问了发展方式,那便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顺应市场发展。
得到这一答案,1978年9月13日,邓小平结束访问回国。但他并没有直接回北京,而是转头去东北三省及河北、天津走了一圈。
当他视察东三省重工基地时,看到工人还用最原始的方式炼钢铁,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工业作业,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事故频发,这让邓小平下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
在9月13日至20日的“ 北方谈话”中,邓小平振聋发聩地指出,只有努力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这一趟出访朝鲜,越看越觉得是我们落后了,我们太穷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

会后,他听从了谷牧同志从欧洲访问回国的报告,得知欧洲的发展甚至比日本还要先进,邓小平心中更加动容。
为了能更好了解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邓小平再次不远万里前往美国与墨西哥,在这里得到了他想要的另一个答案。
美国的高速发展,不但是因为自身实力,更重要的是高素质人才的储备。
美国与墨西哥领导人都说,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人才是不可能的,人才是国家进步的根本。
邓小平回想中国的核武器研发,也是因为有钱学森、邓稼先等高素质、高质量的人领头,最终完成了中国核武器的弯道超车,觉得受益匪浅。

北方谈话,三次南巡
结束访问后的邓小平,回到中国第一件事便是视察中国,各大经济中心与重工业基地。

在这些地方,他详细说明了中国的四化进程,告知工人与当地领导要引进外国先机设备,提高工地工人的知识水平。
但当时的中国工人,对外国充满怀疑,毕竟在当时的中国工人看来,并不认为中国是落后的。
邓小平为了解释工人朋友们的问题,随即在东北这个重工业中心,展开了多地的讲话。
他明确中国应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能靠人海战术去抓生产,而是利用科学知识完成技术的更新与换代。
在北方汽车制造厂时,很多工人对中外合资有看法,邓小平随即与随行的中央部门的领导进行劝解。
当北方汽车制造厂的工人,听说美国一个普通的汽车制造厂,一年便能够完成两百万辆汽车建造时,才真真正正感觉到差距。

这一现象在大庆油田时也有发生,但在大庆期间,邓小平更加关注大庆工人的生活情况。当邓小平实地探查了大庆工人的“棚子”后,对着负责人说:
“在大西北搞核武器的人员,已经住进楼房了,你们这里比大西北还艰苦啊!”
随后大庆的工人之家开启建设,在几年后,大庆工作的工人,便已经住进条件很好的宿舍了。
邓小平对大庆的工资标准做了提高,并且要求负责人员多招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甚至幽默地说:“少壮派,越多越好。”
东北重工业进行产业升级之时,邓小平又是马不停蹄地回到北京,第一件事便是对科学教育的指导。
随后陈景润、李国豪等一大批有能力的教授,被国家重视起来,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之而起的是,中国国内掀起一阵学习陈景润的潮流,很多年轻人开始对科学知识感兴趣,为中国2000年后的快速发展做了人才储备。
这一时期,中国先后向美国,欧洲等地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这些人学成归来后也表现出很强的能力,他们也是中国四化的主力军。
这些工作,每一个都需要破除旧的制度,完成新体系的建立。邓小平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便完成了改革开放的蓝图。
伴随着一系列改革的推行,很多弊政逐一被清除下去,很多人说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邓小平却说:“何止三把,我是到处点火。”
正是因为邓小平的远见卓识与雷厉风行,中国才有了新的面貌。

国家有了人才储备,工厂有了先进技术,剩下要发展经济,便是需要广阔的市场了。
为了与国际接轨,邓小平主张开放经济特区,以广州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吸引外资建厂,增加中国的就业率,拉动国内消费,创造新的市场。
在1988年后,中国发展形势出现很多问题,大量的知识分子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下,小型工产业是没有生存土壤的。
在经济特区建设中,邓小平果断提出指示,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指导方针下,中国经济特区成果,远远超过邓小平的预期。
随即经济特区开始在沿海城市推广,但党内一直存在特区的性质问题。
为了解决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邓小平进行了三次南巡,针对深圳、上海、广州等地进行考察,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

这次南巡讲话,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开放了舞台,让中国成功赶上这次发展潮流,自此中国的经济开始日新月异的变化。
经济腾飞带动的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发展与科技创新,这些科技与创新也反哺到中国人民的生活中,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未竟事业

如今改革开放已有四十余年,中国的飞速发展让全世界为之惊叹。中国的迅速崛起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那位老人在多次出访,多次调研总结的中国前进道路。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通过他非凡的智慧,让中国实现了经济上的转折,开始了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在外交方面,邓小平更是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让香港与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本来继续一国两制,台湾回归也是历史必然。但很可惜,这位伟人并没有亲眼看到香港与澳门的回归,也不能继续完成至今悬而未决的台湾等未尽事业。

更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那一代人离世,中国的“改革开放”陷入一个停滞循环状态,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农村土改、户籍藩篱)等历史遗留,从此一拖40多年寸步难行,至今仍没有解决……

他就像他的战友一般,邓小平奋进毕生精力,只为国富民强四字而已。在国家贫弱之时,他们站了出来,以个人之躯去反抗着黑暗的时代。如今国富民强却问题成堆,他们却永远地离开了,没法再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中国,继续前进。

如果那些先辈们看到如今的中国,繁荣富强与问题成堆并存,却思想僵化持续困扰,徘徊不前甚至走回头路,也应该拍案而起,继续推动改革向前吧!

  473次阅读
帖子总数: 9906; 主题总数: 7725;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2055 (1注册用户; 2054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5, 07:44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