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对中国强硬立场可以休矣 (中国论坛)
纽约时报:对中国强硬立场可以休矣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19日刊登伊恩·约翰逊的评论文章《拜登先生,对中国的强硬立场可以休矣!》。曾担任常驻中国记者二十年的约翰逊先生在评论文章中指出,美国政府采取适度措施可以扭转双边关系的危险下滑。
文章说,自两个月前就职以来,拜登政府旋风式改革和重新审视了几乎所有关键领域方面的工作,但有一个领域除外,那就是从特朗普(专题)政府继承下来的“混乱而又不连贯的对华政策”。
文章认为,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美中两国高级官员周四(3月18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了首次会晤。这次会晤为双方阐明各自已广为人知的立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却未达到对会谈曾抱有的较低期望值。
双方真正需要的是:以切合实际的期望与对方互动。
文章说,拜登政府可以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方法之一是取消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拆桥”决定,如中断学术交流、“驱逐”中国驻美记者和关闭领事馆等。
拜登政府试图将其对华政策的特征定义为比特朗普的政策更加精细。拜登就职后不久表示,美国寻求与中国进行“极端竞争”,但不发生冲突。国务卿布林肯本周在访问东京时说:“与中国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它有对抗的一面,有竞争的一面,有合作的一面。”
但迄今为止,拜登政府的行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特朗普的做法。
文章举例说,布林肯在本月初将台湾(专题)描述为“国家”。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历届政府都承认这一点,并试图避免使用诸如“国家”之类的文字。卸任前,特朗普政府改变了这一两党政策,指示官员在提及中国台湾时使用该“术语”,而拜登政府似乎正在效仿。
迄今为止,拜登重新调整美国对华政策的最有效尝试就是重新激发美国的同盟关系和“国际承诺”。在上周举行的四国视频峰会上,拜登以及日本(专题)、印度(专题)和澳大利亚的领导人强调,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抵消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自信”。
但这几乎没有解决中美之间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对待特朗普政府施加的贸易制裁;如何处理对台武器销售;或如何处理像华为(专题)这样的中国科技巨头等等。
华盛顿的计划似乎是在等待拜登宣布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进行全面审查的结果。这种谨慎做法是一个错误。
文章强调,美国需要立即采取一些“代价较低”的措施,以扭转美中两国关系的下滑趋势。
第一,拜登政府应提出在中国重启“和平队”(在中国称“美中友好志愿者”)和“富布赖特奖学金”项目。这是美国人在过去几十年中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特朗普政府取消了这两个项目,试图以此孤立中国。但是事与愿违,它只是损害了美国培养新一代国际关系学者和分析家的能力。
第二,美国政府应停止谴责中国的孔子学院,这些主要是文化中心,很像其他国家试图树立自己良好形象的教育机构,如德国的歌德学院或英国文化协会。
第三,拜登政府应允许特朗普政府去年驱逐的一些中国驻美记者回到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措施破坏了美国了解中国的能力。
第四,美国政府应取消对希望前往美国的中共党员的签证限制。
最后,应邀请中国在休斯敦重新开放领事馆。
文章指出,这些措施很小,但可能是有意义的建立信任步骤,并为以后在一些棘手问题上进行更具建设性的交流铺平道路。
另外,这些措施都不是礼物;它们将“考验北京改善关系的意愿”。
适度的举措也许看起来不像强硬行动那样有力,但最终“它们能使真实的政治意愿变为现实”。
去年3月,伊恩·约翰逊也曾在《纽约时报》上撰写评论文章《中国为西方赢得时间,西方却浪费了它》,批评西方国家政府对中国在抗击疫情中采取的“最好措施或成功视而不见”,“让遏制病毒传播的最佳时机擦肩而过”。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