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头像

1979年中越战争中的苏联援越内幕 (中国论坛)

作者: admin ⌂ @, 发表于: 星期六, 九月 21, 2019, 03:49 (1893天前)

1979年中越战争中的苏联援越内幕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中,苏联究竟是如何援助越南的,至今仍有很多档案资料没有解密,但通过一些公开的资料可以还原。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后,苏联向越南派出了以国防部第一副总监察长奥巴图罗夫大将为首的堪称豪华的顾问团。奥巴图罗夫二战时期曾任坦克旅旅长,后长期在苏联喀尔巴阡军区、北高加索军区任职,官至喀尔巴阡军区司令,参与了镇压了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图为奥巴图罗夫上将(右二)会见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苏

联军事顾问团火线上阵 据倪创辉的《十年中越战争》一书披露,苏联曾提醒越南中国可能会动手,也曾将侦察获得的中国军队相关情报转交越南,越南军队在中越边境的布防也证明了这一点。越南军队在中越边境的布防与防御策略,实际上与中国在中苏边境的布防与防御策略一脉相承,而这一策略事实上又源于苏联,是苏联吸取苏德战争教训的结果。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主力全部靠近前沿部署,在德军闪电战下一败涂地。大量主力部队被德军围歼后,苏联一度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不得不大量征召青壮年入伍,依赖英美输血,经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围城战才缓了过来。因而,师从苏联的中越吸取了教训,在边境一线仅部署地方部队,将主力部署在二线易于防守的地区。如中国将主力集中于燕山山脉、大兴安岭地区,越南则集中于高平、谅山、老街等战略要点。

而据《战斗的岁月--苏军顾问组在1979年中越战争中》一文披露,在1978年11月《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前的当年8月,以苏军防空军中将沃罗比耶夫(Vorobyov)为首的苏联军事技术顾问团就随同运送装备的两架安-22军用运输机经巴基斯坦、印度到达河内,后又组建了以后官至苏军副总参谋长兼情报总局局长的米哈伊洛夫(Vladlen Mikhailov)中将为组长的苏联军事专家组,负责印度支那半岛事务。在中越战争爆发前,米哈伊洛夫因病返回莫斯科治疗,由苏军在东南亚地区军衔最高的加波年科(Gapoenko)中将接任顾问组长。

据加波年科回忆,在接到莫斯科的紧急命令,让他赶往河内与越军总参谋部共同会商战况时,他人还在老挝担任老挝人民军总顾问。当时,老挝境内驻扎着两个越南生产师,同时还有一支约2万人的中国工程兵驻扎老挝,受邀修筑一条贯通老挝南北的公路。“由于中越关系紧张,双方军人在老挝境内相遇也容易发生冲突。2月18日,中国军队攻入越南后,其中一部也进入老挝北部,越军只有一个生产师拿起武器抵抗。” 抵达河内后,加波年科曾在两个排的越军护送下,前往中越战争西线越南工业重镇柑榶的345师前线指挥部了解情况,但无力挽回局势。面对越军的节节败退,越南要求苏联履行同盟条约义务,经过慎重考虑,1979年2月19日苏联派出了一支堪称豪华的顾问团,经印度飞抵河内。20名顾问团成员,包括大将1人、中将2人、少将11人,团长为时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总监察长、二战时期曾任坦克旅旅长的战斗英雄奥巴图罗夫(Gennady Obaturov),临行前由中将晋升为大将,人员主要来自苏军总参谋部下辖的作战局、侦察总局等部门。

顾问团抵达河内与越南人民军沟通后,奥巴图罗夫将顾问们分配到各条战线以了解真实的情况,他自己也前往了谅山前线,其间奥巴图罗夫的坐车还遭遇了中国炮击,但奥氏并未受伤。从谅山前线返回河内后,意识到形势严峻的奥巴图罗夫,立刻建议越南从柬埔寨调回一个军加强河内防御力量,并用苏联援助的BM-21“冰雹”火箭炮紧急组建一个炮兵营,以从中国军队包围圈中逃出来的越军和地方部队组建了几支部队,全力加强河内至谅山一线。随后,鉴于越军糟糕的通讯状况,奥巴图罗夫又从莫斯科军区调来了一个通讯连,这才使奥巴图罗夫与分散到各前线的苏联军事顾问建立了安全可靠的联系。

与此同时,莫斯科的苏军总参情报总局与河内的越军总参谋部建立起实时联系,中国军队前线部队的卫星侦察照片如雪片般由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飞往河内巴亭。苏联空军和民航还在苏联与越南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涂着苏联民航标志的伊尔-76、安-12运输机在两国间穿梭不停。从战争爆发到1979年3月底,苏联共为越南空运去了20架战斗机、400多辆坦克装甲车、400门身管火炮、50门BM-21火箭炮、100多门高射炮、数千枚SA-7防空导弹、800具RPG-7火箭筒。

在苏联帮助下,越军第二军从空中与地面多路开进,紧急从柬埔寨运抵河内附近,加上驻扎在河内附近的第一军,越军在河内附近的野战部队达到两个军6个师,而越南北部第一、第二军区与中国作战的野战部队也不过6个作战师。然而,越军为避免损失,仅将军队集中在河内附近,既不主动进攻中国军队,在中国撤退时也不追击。

而据越南军事历史研究院原副院长胡康《1979年祖国北部边界保卫战中的战争指导艺术》一文披露,越军之所以不追击是为了中越两国友好。“当时,中国由于遭受严重的损失而未能达到所提出的目标,同时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1979年3月5日晚,中国政府宣布撤军回国。以人道传统,同时希望恢复两国友好关系,越共中央委员会、越南政府已命令北部边境地区武装力量和人民停止反击,为中国军队撤军回国创造条件。截至1979年3月18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出越南领土。” 基辅级航空母舰在前苏联又被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明斯克号为基辅级二号舰,原隶属于苏联红海军黑海舰队,1979年转隶太平洋舰队,由黑海舰队驻地塞瓦斯托波尔出发前往太平洋舰队驻地海参崴并执行对中国的威慑任务。然而,这艘曾经对中国压力巨大的航母,最终却在苏联解体后被一家中国公司购买,与基辅级一号舰基辅号一样在中国成为了航母主题乐园。图为明斯克号航母。(VCG)

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也就在中越战争爆发前夕的1979年2月5日,预感到中越将发生战争的苏联,组建以基辅级航空母舰"明斯克"号为旗舰的特遣编队,从位于黑海的萨瓦斯托波尔军港起航,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远赴东亚执行威慑任务,进行武力恫吓。这次远航是"明斯克"号服役以来的第一次跨洋远航。苏联海军明斯克编队起航12天以后,中越战争爆发。

不过,待明斯克编队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时,已经是1979年6月,战争已经结束多时。但中国仍然不敢放松警惕,派遣军舰、"渔船"等采取种种措施,对明斯克编队进行了全程跟踪。随后,"明斯克"号进入苏联太平洋舰队驻地海参崴,加入太平洋舰队成为苏联常驻太平洋地区的第一艘航母。

在南海上,1978年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冲突频发时,就有一支包括两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的苏联红海军舰艇编队在台湾与菲律宾之间巴士海峡举行了一次军事演习。1979年1月,获悉中国将“教训”越南的消息后,苏联立刻出动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进入南海。战争爆发后,南海海域的苏联军舰不断增加,到2月下旬已经增加到13艘,3月进一步增加到30艘水面舰艇和6艘潜艇。一方面为越南壮胆,一方面为越南海岸线提供庇护,阻止中国军队在河内以南登陆切断越南南北,这正是国土狭长的越南最担心的。

据时为苏联红海军水文勤务军官参与南海援越行动的格鲁霍夫(Groenhove)中校回忆,“我们也不仅仅是来装样子,如果中国试图扩大战争规模的话,我们的军舰一定会进入北部湾,在那里就可以使用导弹对中国南海舰队的海南岛基地进行攻击了”,“正是在我们的参与下,中越冲突才没有形成大规模战争”,但他也庆幸中国军队没有扩大战争,“谢天谢地,这种情况最终没有发生”。 1979年3月12日至26日,苏联又命令国内六大军区进入战备状态,并从外贝加尔军区、远东军区和驻蒙古集群中抽调了20个诸兵种合成师、空降师和航空兵师进行军事演习。其重头戏是在蒙古进行的,6个摩步师和坦克师与3个航空兵师、2个旅以及其他一些部队参加了演习。而蒙古境内演习的重头戏又是从莫斯科军区远道而来的苏军近卫第106空降师在紧邻中国的蒙古南戈壁省进行的伞降演习,号称一小时空降北京,苏军蒙古集群实际担负正是战时闪击北京的任务。

不过,从时间上来看,所谓演习只不过是在中国已经宣布撤军后的马后炮,苏联终究没敢亲自下场。有意思的是,整个中越战争期间,死亡的最高级别军官既不是中国也不是越南而是苏联,1979年3月一架苏军安-24运输机在河内机场降落时坠毁,包括苏联空军少将马雷赫(Marreh)在内6名苏联军人死亡。 2019年越南纪念“北部边境保卫战四十周年”时,越南官方通信社越通社(VNA)驻俄罗斯记者还曾派员专访奥巴图罗夫大将顾问团成员、前苏联中将Porfiry Ivashko,文章标题为“苏联中将:北部边界保卫战是越南人民的正义战争”。

  219次阅读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帖子总数: 9907; 主题总数: 7726;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2632 (1注册用户; 2631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5, 20:49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