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分层显示

习近平:借鉴智库与官员的“旋转门”制度 (中国论坛)

作者: 智库, 发表于: 星期六, 十二月 01, 2018, 02:04 (2187天前)

习近平:借鉴智库与官员的“旋转门”制度

中国官方“智库”普遍缺乏独立性,成为官方附庸,民间智库缺乏资源,没有发言权和发展空间等缺陷,使中国智库与决策层之间一直处于“两张皮”的状态,即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没有交互与影响。中国大陆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官方缺乏对智库的信任与尊重。同时中国智库也应反思自身的独立性和专业化,能耐是否能为自己赢得预期中的地位?中美贸易战进行至此,中国智库学者要么化身网络“大V”,通过博眼球获取个人利益,甚至用“中国全面超越美国”之类的民族主义论调赚流量;要么宁左勿右,明哲保身,一心讨好上层,说假话办假事,大行犬儒主义。

中国缺乏真正的独立智库

中国智库普遍存在的某种“殖民地”心态,也是导致其自身种种缺陷的重要原因,让中国智库在“第二轨道外交”中难以发挥官方所希望的作用。 中国智库中的大部分学者,求学、研究的过程中基本是以学习各种西方著作为主(教材就是西方的),特别是目前具有海归背景的学者被中国智库视为一种用人标准,加上改革开放以来“以西方(美国)为师”的大环境,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智库拿出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带着西方教育理念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来看待中国命题,而偏离中国的实际(或者对中国实际根本缺乏了解),落入西方思维窠臼。

中美贸易战以来,中美两国的智库举办了为数众多的会议与活动,中国学者的表现,要么是说着与中国官方一样的话,要么是很难让美国学者理解自己的意思。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是,不少中国学者喜欢在对话中用英语同美国学者交流,似乎这样才能显得“国际化”,实际上自身的英语水平不足以支撑想要表达的意涵,反而让沟通变得低效。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的直接用中文说出观点?

习近平:可借鉴智库与官员的“旋转门”制度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2016年4月曾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提出,要“打破体制界限,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国外那种‘旋转门’制度的优点,我们也可以借鉴。” 但是,除了智库自身“不争气”,中国官方对智库“工具化”的定位、缺乏现代化执政思维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发展。对此,不少评论者认为,中国应切实改革,建立西方那种不拘一格,优胜劣汰的“旋转门”机制。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旋转门”有着搭建知识与权力互动平台的积极意义,但由此制造出来的“学者-官员”人脉网络,也有逐渐异化的趋势:离任政客凭借原有的权势,转到智库平台上圈钱;有仕途野心的学者,智库可能是提前上演的“纸牌屋”。 而对于本就一党集权、实行职业官僚制度的中国来说,如何在可能到来的“旋转门”改革之后,避免形成“官学勾结”、制造又一个利益集团,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80次阅读
帖子总数: 9907; 主题总数: 7726;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2611 (1注册用户; 2610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6, 01:00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