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二十一世纪属于中国”之声,此起彼伏之际,世界各国已在“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争先恐后,飞速发展,科技知识更新换代的循环周期(periodic return),已由原来的二十年、十年,变为八十年代的五年、九十年代的三年,本世纪末的二、一年,某些高科技方面,如电子、信息、航太、武器等方面甚至争分夺妙、日新月异!
然而,大陆课本里教授的依然是几十年不变的“马克思主义”的老皇历;国营工厂里运转的依然是五十年代以前的机器;美国的高科技产品的附加值对其成本的回报率是一百倍以上,几十人生产的一架波音飞机,价值大陆上万名工人常年累月制作的三千万双鞋子的总和;日本流水生产线上几分种就流出的一部小汽车,是中国陕西一个千人农村劳动一百年的总收入;美国一名专业人员在电脑上工作一小时创造的产品,相当于中国大陆万人工作一天的总价值......
中国大陆80%的人口依然生活在类似欧洲十八.九世纪前的农村,文盲,半文盲达二、 三亿人;义务教育有名无实,46%学龄儿童无法读到中学,大学生比例仅占总人口的2%, 是西方国家的二十分之一-----如果避开这些,任何所谓的“中国世纪”只能是空谈!
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大陆,面临着上一世纪晚清社会类相的国际处境,以此低劣的国民素质何以参与世界早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的激烈竞争?何以对抗世界各民族先进的知识战争?
一百年多年来,先贤圣人们信誓旦旦:“三十年必成大东强国”! “中国已为世界四强”!“十五年赶美超英”!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过去了,在民族竞争的铁般现实面前,大陆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中华民族败落了。而下一个梦寐以求的“中国人的世纪”又如何呢?
如果这样下去,二十一世纪不但不属于中国,我们的差距只能越来越远!超英赶美的梦想只能永远是梦想,且目标会变得越来越渺茫,从而逐渐丧失民族自信心,沦落为西方产业发展所制造的“熵”接受者,成为他们剩余产品倾销地,科技、文化的垃圾倾倒场。进而丧失应有的竟争性、创造性和文化的独立性,而永远居于二、三流的国家、民族。
面对这世纪末的信息革命、知识爆炸的此时此刻,我们与之抗衡的国家发展战略为何?八、九亿贫困、蒙昧的农业人口的前途在哪?科技教育发展战略呢?在盲目高呼“中国世纪”的同时,如何对应下世纪新一波“知识战争”的艰巨挑战?两岸三地的中国人,面对世界各国一日千里,日益完备的教育、科技发展体系又有何万全因应之策?
本书是中华发展战略研究所发表的二百多篇论文中,精选出关于中国廿一世纪至关重要的各方面,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研究论文。主笔岩华怀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世纪末的危机意识,系统地提出廿一世纪中国崭新的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
岩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及行政管理学院硕士、博士生,中华发展战略研究所主任。《中国发展战略》一书由香港开益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发行。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