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分层显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全球价值 (中国论坛)

作者: 李肅黄人天, 发表于: 星期三, 七月 01, 2015, 14:51 (3244天前)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全球价值

黄人天

要谈此题目,则需先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儒家文化的缘起、性质和发展脉络。儒家文化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奴隶制农耕经济瓦解,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兴起的春秋时期。

儒家产生于鲁国和由孔子创立绝不仅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具有社会经济基础和个人身世经历决定的必然性,因为鲁国因公元前594年的"初税亩"成为中国小农自然经济的先锋。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祖上是殷商皇室后裔,曾为宋国贵族,父亲是鲁国陬邑大夫,母亲是非婚小妾,三岁父死,随母被正妻逐出家门,生活清贫,其阶级属性更接近于小地主阶级和平民,为自身正名和回归上流社会的意愿强烈可以理解,其思想体系基本与主导小农自然经济的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利益相符合,又试图搭建沟通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桥梁,提倡名分等级、礼乐扬善、仁义忠恕,兼具人道主义和秩序主义。

孔子一生追求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曾经达到高位,后期长时间不得志,根本原因是其等级制度名教体系虽然表面迎合统治者,但道德要求对于奴隶主贵族政权显得太超前理想、繁琐迂腐,过于学究化,对统治者要求太高,不及法家具有可操作性。后来,儒家文化日益植根于小农自然经济并服务于建立在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皇权,使儒家文化成为维持现状稳定并自然倾向封闭的理论体系。

但战国时期的孟子仍然政治不得意,其政见也是因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被采纳。理想主义脱离现实的孔孟的归宿是死后被作为圣人偶像供奉,而这还有赖于儒家后生的现实主义转型。儒家文化的现实主义转型是由荀子完成的,他以性恶论替代性善论,以后天文化修为可使人成善的现实主义方法论代替人皆可为尧舜的纯粹理想主义说教。荀子还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是权威主义“不争论”的鼻祖。荀子打开了儒家和法家、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大门。

荀子的两个弟子李斯和韩非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彻底抛弃荀子对儒家的依恋,高举法家旗帜,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但秦朝过于强权峻法,物极必反的辩证效应又迅速让它灭亡。于是道家思想作为救世主成为汉初的国学,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确实恢复了国力,但却使政治分裂和思想自由化,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董仲舒为迎合大一统封建皇权的需要,融合儒家道家和法家文化,以天为自然神,创“天人感应”说以统一人与自然,将孔孟的伦理道德学说固化为"三纲五常"的神秘自然法则,以“天不变道亦不变”教条驯化人民,开始带有服务统治阶级的宗教法则性质,初步实现了类似政教合一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末至隋前,中国四分五裂,蛮族入侵,民族大融合,儒家文化也经历了低潮期。隋统一之后,儒家文化地位有所复兴。国力强盛的唐朝提倡儒学但也厚待道佛,儒家仅为三教之一,故此思想文化自由繁荣,社会开放。唐末动荡,五代十国胡人南侵,又使儒家文化陷入低潮。

宋朝结束唐末五代十国动乱局面,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发展、科技发达。但由于宋朝几乎是一个纯汉族王朝,并受到周边其他文化落后民族的重大现实威胁,军事孱弱外交屈辱,反之意识形态逐渐趋于内向发展,自我中心化,自恋自美,寻求精神文化上对蛮夷民族的优越感。宋朝文学艺术高度繁荣,恰恰是汉文化自我陶醉的表现。而大文豪苏轼作词赞美汉族妇女缠足陋习所致畸形小脚,可为当时社会病态心理的例证。

在民族危机背景之下,出世思想没有出路,内求深挖汉文化,复兴儒学以达“内圣外王”成为许多宋朝士大夫的追求和逻辑,于是理学开始产生。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成为带有强烈约束性的类宗教法则,但是宋朝大部分时间理学并没有绝对统治力,我认为是因为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的经济基础并不支持。南宋末年理宗时期起,理学才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开始统治中国主流社会。

元朝中期恢复科举之后,程朱理学成为考试内容,并延续至明清两代。这种自我中心化、思想封闭化的儒教体系严重束缚了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是导致排斥思想文化交流、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思想枷锁。宋理宗毫无纵横家谋略,竟联蒙灭金,自毁屏障,导致南宋灭亡,正是思维方式禁锢的表现。长期的儒教侵蚀,耗尽了小农自然经济社会的优势,也阻碍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成长,最终中央帝国在鸦片战争被创新发展的西方击破。

鸦片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实质是仍然以儒家文化尤其是程朱理学为中心的,因为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群愚忠满清朝廷的汉族儒家士大夫,不愿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失败不可避免。戊戌变法也是由一批儒家士大夫发起,与洋务运动相同的追求是维护儒家文化的道统,甚至想将儒教彻底宗教化以对抗西方基督教,这使他们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最终被宫廷政变轻易打败。

历史机会留给了彻底变革派,辛亥革命是第一击,但没有完成,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虽然稍显极端,但对于挫败沉渣泛起的孔教运动、解放人民思想实现民族复兴意义重大。之后的中共是根据中国国情圆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法和阶级斗争理论、先秦儒家仁义民本思想、法家权变统驭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等,自成毛泽东思想,终得天下。

中共建国后,斗争文化成为矛盾次要方面,建设文化成为矛盾主要方面,引发上层建筑内部冲突,终致文化大革命。文革的实质就是坚持斗争文化,因此一切利于稳定发展的思想都被批判,包括批孔批资批修,这当然与当时中国的客观现实需要不符,因此造成社会浩劫
。至此,可基本证明我提出的命题“一切文化都是当代文化和当地文化”,换言之一切不符合具体时代和现实国情客观需要的文化都不能让社会健康发展。

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正确认识,其一,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宋末以后儒家文化中的主流则是程朱理学,其中有些方面是不符合当代中国发展和全球化需要的,具有自我中心化和文化封闭性,会束缚思想文化发展,单纯不加区别地强调复兴传统文化,很可能将很多糟粕也复兴起来,必须依据当代中国的客观需要进行取舍。二,除了儒家文化之外的其他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也千姿百态,但终究都有其自身时代、地域特征和局限性,并不一定符合当代中国的客观需要,必须立足当代中国进行取舍,形成当代中国的新传统文化。三,只有立足当代中国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圆融,才能建立起让中国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文化,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的进步意义。

  245次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死结与活扣

作者: 李肅, 发表于: 星期三, 七月 01, 2015, 15:00 (3244天前) @ 李肅黄人天

本章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有三维内容基线,横向基线法是对诸子百家的五道争鸣进行去粗取精,纵向基线法是对儒家历史的四次进化进行去伪存真,立体基线法是对外来佛教的包容同化进行能量释放,三维基线合体将不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升华。

  264次阅读
帖子总数: 9694; 主题总数: 7519; 注册用户: 148; 当前在线: 275 (1注册用户; 274游客)
论坛时间: 2024-05-18, 16:34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