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直排显示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巴西(组图) (中国论坛)

作者: 主流,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01:15 (4156天前)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巴西

作者:岩华

当太阳从北方照射下来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个南半球国家。我现在就在巴西旅行,考察这个南美最大,也是最富的国家。巴西人口两亿多,在世界上排名第五大国;国土面积850多万平方公里,也是世界第五大。这里200多年来远离世界战争,却并非世外桃源。

巴西最大城圣保罗2000多万人口,大楼一样的参天古树
[image]

对这个国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巴西各大城市的严重拥堵和无限膨胀。圣保罗等城市的堵车比中国的“北上广深”严重多了!我开车从圣保罗城西沿著环城高速去城南,20多公里路程竟然开了2个多小时,整个高速成了一个停车场。高速比一般的道路更堵,更慢。而且公路上到处都是无孔不钻的摩托车,飞快地在拥堵的道路间钻来钻去,非常危险。我亲眼看见一个开摩托车的年轻人被汽车撞倒在地,浑身是血、奄奄一息。

圣保罗、里约等大城市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一。巴西和中国一样,主要经济和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广大内陆农村日益空洞,一贫如洗。与中国城管“暴力控制”不同的是,在巴西大城区的拥堵和繁华街区之间,以及每个大城市外50公里,到处都是延绵不断的贫民窟。这里集聚了一半以上的城市人口,街道狭窄,房屋破败,社区肮脏,窝藏毒品、枪支和帮派,成为整个城市的犯罪窝点。

巴西圣保罗、里约城外50公里都是这样的贫民窟
[image]

巴西的另一个特殊现象是,满街都是拦车兜售小物品的小贩,这些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正式工作的大量人口,住在城外延绵50公里的贫民窟里,每天进城在各个路口拦截过往车辆,兜售从食品饮料到百货日用品等,各种各样的小商品。这些产品大多都是物美价廉的中国货,在圣保罗的商业中心第25街,大多数店铺批发的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日用百货和小商品。

各大城市路口都有无业人口,拦车兜售小商品
[image]

缺乏教育:拉美发展的战略错误

巴西人口白人仍占53%,白人与黑人及印地安混血人口占37%。黑人占6%,亚裔占2%左右。这里的亚洲移民中,二战前来这里的日本人(约30万),逐渐被近年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取代。华人在巴西超过40万,仅在圣保罗就有30多万,在最繁华的“东方街(Liberdade)”,随处可见中文招牌,中餐馆,及出售中国商品的商店。

人们习惯上也许一直以为巴西是一个老牌“民主国家”,其实那只是错觉。巴西真正开始西方式民主选举是近十多年来事情。1985年,巴西才开始真正的民主选举,尽管民主化以来已有四任总统,但现在的罗塞夫政权仍被称为“第二届”民选政府。此前,这个国家一直出于军人权威的专制之下。但巴西过去30多年的经济发展,却是在强人专制下实现的。

巴西圣保罗市中心
[image]

从50年代到80年代,巴西、墨西哥及拉美国家,最初依靠向欧美出售香蕉、咖啡和蔗糖等农产品,形成“香蕉革命(Banana revolution)”。拉美多数经济体增速都在7%以上。但这些国家忽略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强制、普及底层民众的“义务教育”,这导致必然的贫富分化及社会不公。

到了1990年代,南美城乡、工农、和贫富的两极分化,已经极其严重,任何一根导火索,都会引发危机。终于,一场波及整个南美的“经济危机”来临了。最先引爆危机的是墨西哥1982年开始的巨额外债,货币贬值,然后扩散到整个拉美。

1994年,巴西的通货膨胀一度高达3000%,如果不是卡多佐总统成功实施“雷亚尔计划(Real,即新货币名称)”,巴西就会面临经济崩溃。该计划的核心就是巴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联系机制,这与中国现在的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类似。

里约最著名的科巴卡巴纳沙滩(Copacabana)布满餐馆、酒吧和夜市
[image]

足球救了巴西?

我被巴西人带着参观好几个他们引以为豪的“足球博物馆”,那里面简直把足球当成建国史一样展示!巴西人赢球后惊天动地的叫喊欢呼,令人震惊不已。做为当今世界大国,巴西对比前四个强国(中美俄印),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自豪的,但足球对这个国家来说,可谓救命稻草。巴西曾四次赢得世界杯冠军,孩子们从小就把当足球明星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很多人都说“雷亚尔计划”能够成功实施,是因为1994年巴西队赢得美国世界杯“救了巴西”。的确,历经十多年的危机与失败,巴西已经更换了三次货币,都没阻止住疯狂的通货膨胀,人们几乎丧失了对国家的自信心。此时“足球奇迹”出现了:巴西足球在20年沉寂之后,再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在历经惊心动魄平局后,巴西队以点球战胜意大利,赢得大力神杯--整个巴西一片沸腾,巴西人都哭了!

那场足球赛的胜利,不亚于巴西人打赢了一场世界大战!他们看到了自己仍然可成就伟大事业的信心。当时巴西媒体评论说,“人们预言,这种胜利可以一直贯穿到巴西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经济”。新货币“雷亚尔”正是在这种升腾的国民信心中推出,竟神奇地稳定了汇率,并从恶性通胀中拯救出巴西。

巴西四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足球成了全民运动、国家荣耀
[image]

致命危险:巴西的贫富分化、教育不公

近十多年,随着巴西持续的私有化和民主化改革,经济发展逐渐稳定了。目前,巴西的国民收入为1万多美元,是中国的两倍多,正迈进高收入国家。但巴西发展速度也持续下降,经济增长率从2010年前的5%以上,近年来受到欧美经济危机影响,现在只有1%-2%左右。

与此同时,在圣保罗、里约等各大城市,越来越暴力失控的街头抗议,此起彼伏,社会冲突日益严重。反对派暴力抗议的理由多种多样:交通拥堵,公共车费上涨,基础设施不足等。然后,政府集中资源投资大城市(不顾贫困内陆);然后,吸引来更多内陆贫困人口;然后,大城市污染、拥堵及犯罪压力更大――这就形成大城市病的恶性循环。

巴西大城市污染、拥堵及犯罪,形成大城市病恶性循环
[image]

其实,当代巴西的核心问题,根源仍是教育不公导致的贫富分化,全国仍有大约30%的贫困人口住在贫民窟里,这些成年人和子女普遍缺乏教育,没有基本城市生存技能。这跟中国内陆农村一样:贫困继续愚昧,愚昧制造贫困,终将成为整个国家的心腹大患!

长期以来,巴西政府为解决贫民窟和失业无业问题,实施一项“给予土地”计划,将内陆地区大量的闲置或荒芜农地,无偿分配给那些贫民窟里的失业人口(多是黑白及印地安混血),并帮助他们建立农场和家园。但是,尽管该计划长期不懈地推行,却事半功倍,成效不佳。

这些人很快就卖掉或抛弃他们的美丽家园,重新回到大城市的贫民窟或流落街头--他们的问题不是土地,而是教育: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努力工作、勤俭治家的文化习惯及生活方式。这与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也存在大量“无家可归(homeless)”现象十分类似,问题出在文化教育上,尤其是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至关紧要。

巴西内陆贫困乡村及小城市
[image]


拉美农村情况比中国好得多!

无论巴西、墨西哥还是其他南美国家,其农村的情况反而比中国好!这些国家农田与发达国家类似:大都形成大规模、专业化的现代农场,大约40%的土地属于私有大农场,其余60%属于中小型家庭农场。其耕作都已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采用高产、无病虫害的转基因良种等。

重要的是,这些国家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问题,就连南美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也已允许土地交易。这样,银行就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抵押贷款,现代科技、优秀人才以及资金资源,也可在农工商之间自由流动。这可能是他们唯一超出中国的优势。

2013年10月于圣保罗。

巴西一望无际广阔田野,一年四季的绿色农场
[image]

  2654次阅读

一望无际、四季如春的巴西牧场(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1:09 (4155天前) @ 主流

[image]

  1948次阅读

巴西的农村是啥模样?(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1:14 (4155天前) @ 主流

[image]

  1825次阅读

巴西各大城市路边小贩,拦车兜售各种小商品(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1:16 (4155天前) @ 主流

[image]

  1843次阅读

巴西各大城外50公里都这样的贫民窟(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1:29 (4155天前) @ 主流

[image]

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国的贫民窟,不是农村土地私有造成的,而是缺乏基础教育导致的。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土地都属于农民,农村大都富裕和谐,从来没有中国学者所谓的“失地流民”。

事实上,中国农民离开贫困农村后,无论做什么,去哪里?都比拥挤在农村,依赖少量土地更出有路,更多选择。中国做为世界工厂,最需要的就是人力,现在各个城市已经出现人力荒!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虽然也不健全,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家庭教养非常深厚,即使他们不识字,或只有少量教育,民族素质已经很高!我在美国经常看到美国黑人或白人沿街乞讨的homeless,但中国人再穷再苦,也不会去做那么丢人显眼的事,这就是中华文明!

但无论如何,我们仍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普及中国农村、山区及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国民素质,基础教育,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各民族,都至关紧要!

  1862次阅读

公交车费上涨成导火索,巴西各大城市暴乱(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2:18 (4155天前) @ 主流

[image]

  1840次阅读

根本问题:大城无限膨胀拥堵,内陆绝对贫困(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2:20 (4155天前) @ 主流

根本问题:大城无限膨胀拥堵,内陆绝对贫困。罗赛夫告诉人民:国家不可能一日改变!

[image]

  1823次阅读

你现在巴西吗?

作者: 好奇,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2:30 (4155天前) @ 主流

老友

  1828次阅读

我十月份去的巴西,直到现在此文才写完

作者: 主流,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2:34 (4155天前) @ 好奇

我是十月份去的巴西,工作太忙,此文在圣保罗写作,但直到现在才写完。抱歉!

  1825次阅读

抗议标语上写着:我们需要教育,不需要世界杯!(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01, 2014, 22:48 (4155天前) @ 主流

巴西今年举办世界杯,明年举办奥运会,但普通人民并不喜欢。抗议标语上写着:我们需要教育,不需要世界杯!
[image]

  1822次阅读

贫富差距大,巴西愤怒了,100多万人抗议(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03, 2014, 00:59 (4154天前) @ 主流

贫富差距大,巴西愤怒了,100多万持续上街抗议(图)
[image]

  1821次阅读

巴西大道那边是高楼大厦,这边是贫民窟(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03, 2014, 12:26 (4153天前) @ 主流

[image]

  1821次阅读

水果市场:不懂葡萄牙语,只好请英语翻译(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03, 2014, 12:33 (4153天前) @ 主流

[image]

  1801次阅读

内陆仍有大量未开发土地,巴西美丽草原牧场(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03, 2014, 12:39 (4153天前) @ 主流

[image]

  1830次阅读

贫民窟及豪华大街上,无家可归者随处可见(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03, 2014, 12:43 (4153天前) @ 主流

[image]

  1821次阅读

巴西大街那边是繁华闹市,这边是悲惨贫民窟(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03, 2014, 12:49 (4153天前) @ 主流

[image]

  1814次阅读

巴西富人的坟墓竟比穷人的房子漂亮(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03, 2014, 12:52 (4153天前) @ 主流

[image]

  1852次阅读

美丽如画,巴西里约著名的海滩胜地(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03, 2014, 12:54 (4153天前) @ 主流

[image]

  1800次阅读

危险快递:横行城市街头的巴西摩托车(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日, 一月 05, 2014, 11:14 (4151天前) @ 主流

正常交通运输太堵太慢,横行城市街头的巴西摩托车,畸形发展成一项危险的传递产业。好莱坞曾有一部著名电影(摩托快递),就是讲述巴西贫民窟及摩托骑手的悲惨故事。
[image]

  1787次阅读

巴西实施“给予土地”计划,无偿分给贫民土地(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日, 一月 05, 2014, 11:49 (4151天前) @ 主流

长期以来,巴西政府为解决贫民窟和失业无业问题,实施一项“给予土地”计划,将内陆地区大量的闲置或荒芜农地,无偿分配给那些贫民窟里的失业人口(多是黑白及印地安混血),并帮助他们建立农场和家园。但是,尽管该计划长期推行,成效却不佳。

这些人很快就卖掉或抛弃他们的美丽家园,重新回到大城市的贫民窟或流落街头--他们的问题不是土地,而是教育: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努力工作、勤俭治家的文化习惯及生活方式。这与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也存在大量“无家可归(homeless)”现象十分类似,问题出在文化教育上,尤其是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至关紧要。

巴西内陆贫困乡村及小城市
[image]

  1779次阅读

现在的罗赛夫政权被称为“第二届”民选政府(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一, 一月 06, 2014, 10:28 (4150天前) @ 主流

巴西此前都是在军人强权控制下,即使也有“民主选举”只是做做样子而已。1985年军人让出权力后,尽管经历四任总统,但前两任仍不被人民认可,只有实行改革的卡多佐才被认为是真正民主。因此,现在的罗赛夫政权被称为“第二届”民选政府--由于巴西社会分化、准备不足,新的民主形式并没给巴西带来繁荣稳定,却是冲突不断,举事日多!

[image]

  1759次阅读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巴西,在大桥下面的无家者(图)

作者: 访问, 发表于: 星期一, 一月 06, 2014, 10:50 (4150天前) @ 主流

《在大桥下面》是巴西的近邻阿根廷的一部著名电影,故事背景是南美“香蕉革命”经济以7%以上飞速发展,但底层教育缺少和社会不公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在大城市飞速发展,无限扩张高速公路的“大桥下面”,那些没有教育的农村贫困人口,无家可归,形成大片贫民窟--故事的结尾是,愤怒的贫民挖倒桥墩,大桥崩塌,大城市出路被拦腰截断...这正是90年代拉美陷入外债危机的情景。

[image]

  1752次阅读
头像

巴西大块农田(图)

作者: admin ⌂ @,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17, 2014, 05:31 (4139天前) @ 主流

这些照片是用手机拍的,必须从手机转到email里才能取用

[image]

  1730次阅读
帖子总数: 10239; 主题总数: 8040; 注册用户: 150; 当前在线: 390 (0注册用户; 390游客)
论坛时间: 2025-05-18, 19:29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