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直排显示

中美日的互动:中国长远的“对日政策” (中国论坛)

作者: 洛基山, 发表于: 星期二, 一月 01, 2013, 18:54 (4475天前)

中美日的互动:中国长远的“对日政策”

洛基山人(中国论坛)

日本的安培上台,究竟给中日关系带来了什么?日本近年来的政局变动频繁,基本上一年换一个首相,可见,日本是处在一种焦虑之中。有些人说日本首相变动太多是日本政局混乱的表现,笔者不这样看,这不是混乱,而是焦虑。我们在这些频繁的变动中还是可以看到若干大的趋势。这就如同1931年到1945年,日本那个时候的政治也是首相变动频繁,但那个时候,日本也是有一个大的趋势在里面,就是一步步走向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

目前的日本,无论谁上台,无论自民党还是民主党(这次大选是自民党大胜,民主党大败,民主党的席位大减),日本也在延续一个总体趋势,这个趋势和愿望就是:走向所谓的“正常国家”。按照日本政府和民间的定义,这个“正常国家”的目标包括:拥有核武及大规模进攻型武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赶走外国在日本的驻军等。

现在的日本与德国都有这种趋向,但日本与德国不同的是,日本不是通过道歉和反省的方式走向正常国家的行列,而是左右逢源,另辟途径。而日本之所以能另辟途径,其中一个历史原因是日本在二战虽然战败,但日本从未真正承认“投降(日本使用的字眼是:终战)”。因为日本本土并没有被几大势力肢解,甚至也没有外国势力和军队直接占领。美国迫使日本投降,靠的两颗原子弹间接威慑的,而不是如德国那样被苏联和盟国军队直接攻击到本土和首都,然后军事占领。因此,日本没有如德国那样被肢解为两大部分,无条件投降,放弃过去一切。因而保留了本土的完整性,并且,天皇制度还被保存,这与德国受到的待遇大不相同。

饱受日本侵略的仇敌中国没有派军队登上日本本土,打败日军的苏军也没有。本来美国是邀请中国军队的一个师上日本岛的,可惜的是,中国本已经答应了,但蒋介石为了打内战,临时调那个师参战(被解放军消灭),中国军队最后很遗憾地没有历史性地登上日本本土。美军也是如此,只是有几个基地在日本,而且大部分不是日本的本土,而是冲绳,也就是琉球,而这个琉球,并不是日本的真正本土,而是被日本在近代新吞并的,原来的琉球国。

因此我们看,日本没有被肢解,日本没有被很明显的军事占领,日本的一部分仅被美国托管过,而不是被几个国家占领分割。被肢解的和被几个国家托管的是朝鲜,被分割还有大陆和台湾,而不是日本。这真是咄咄怪事了。这就是二战以后,日本受到的待遇与德国的不同之处。很多人说这是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恩赐,其实不是,这是日本人以“一亿玉碎”拼命的结果。而那两场决定日本战后命运的战役,就是硫磺岛和冲绳战役。这两场战役,日本使得美国军队付出重大代价。美国人估计,如果美军攻击日本本土,还会至少伤亡25万人。这两场二战后期的战役保护了日本,这种保护涵盖了日本的政治经济,甚至文化及心理等方面。

因此,日本并未承认完全“战败”,只是暂时投降了美国。日本的工业基础基本被保存下来;知识分子和官僚体系也原本地保留下来,无论是工人还是军人,包括从中国战场撤出的日本人,都很完整。蒋介石不仅容许日本人体面回国,而且还可以带很多的东西(蒋介石不分是非的“以德报怨”,而不是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是真正的儒家传统);日本的天皇制度被保存,日本的经济也因韩战爆发,迅速恢复。日本现在唯一受到束缚的,是和平宪法以及美军在冲绳的军事基地。一个被肢解的朝鲜,成为了日本的替罪羊。中美的朝鲜战争,成了日本的救命稻草。

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看清未来。日本现在的核心愿望是为了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国家”,而且是以一个不承认战败的国家和文化心理,来寻求突破的,也就是不采用德国式“彻底自新”,来突破和平宪法的束缚和突破美军的半占领方式。那么,日本突破这两个束缚的方式是什么呢?一个当然是直接搞掉美国,一个是间接搞掉美国.

直接搞掉美国现在看来困难很大,因为前提是美国的持续衰落,但美国现在虽然相对中国衰落了,但对日本及其他国家却仍然屹立不摇,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还可以支撑主导地位;而间接搞掉美国和恢复“正常国家”的方式,就是先做美国的走狗,在咬其他对手的名义下,名正言顺地挣脱美国束缚,再回过头来咬美国。

目前看来,这个可以咬的对手就是中国。这与日本近代化历史一脉相承,都是靠咬中国来发展自己的。明代万历年间就咬一次,但被万历击败。然后是清末甲午战争,很成功;然后是918事变,更成功;然后是卢沟桥事变,先成功,后失败。

其实日本突破美国束缚的最佳方式,就是依靠中国的帮助,也就是日本前首相鸠山提出的“脱欧入亚”。以回归亚洲的方式来摆脱美国。但日本近代发展的惯性是靠“脱亚入欧”的的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靠伤害亚洲人的利益,与西方欧美们站在一起,来达到自己发展的。所以,这种习惯和惯性很难被日本完全抛弃掉。

由于中国韩国还有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日本曾经有脱欧入亚的想法,包括鸠山上台前后,中国韩国日本曾设想过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还有亚元等等。但美国看到日本韩国有脱离美国轨道和挣脱美国束缚的时候,美国就利用亚洲固有的矛盾,例如“天安事件”及“钓鱼岛争端”,又将韩日拉向自己一边。当然“东亚联盟”流产的主要原因,是中日与朝韩的自身及历史遗留问题。

于是,现在日本“右倾化”的总趋势,仍是继续“脱亚入欧”,或继续做美国打手的方式,靠与邻国为敌,以获得美国的保护,同时以这种方式来达到成为“正常国家”的目的。但问题是,这种方式是一个看不到目标的方式,因为美国对日本来说,是一个“不受约束”的主人,主人可以松绑,也可以拉紧缰绳,是松是紧,要看美国人的脸色而定。而美国对日本,一直是又拉又打的方式。

美国会让日本突破核武的限制吗?会让日本完全恢复军事武力吗?会让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一点美国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美国给日本上面三个方面松绑,那么,当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时候,美军就要被迫撤出东亚了。至少会被迫降低军事力量的存在,因为日本是一个大国,在有核武和完整军事力量的时候,不需要搞军事同盟,日本不仅可以单独对付中国和朝鲜,也可以单独对抗美国。那样,美国就必须撤出东亚或至少削弱影响力。而这,是美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放手让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是不可能的。

从对抗美国的角度来说,中国按说应该站在日本一边,帮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这也是毛时代中国经常发表文章,同情日本,包括希望日本收复冲绳的美军基地的原因。但中国的顾虑在于,在日本继续侵略行为、不痛改前非的前提下,让日本军事、政治、外交做大,那么日本又会成为中国的一个劲敌了。美国是不是会真的离开东亚还说不上,又来了一个日本虎。所以,中国在是否全力帮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方面,也有顾虑。

而日本的短视在于,日本现在想靠咬中国,获得美国的松绑,这个想法基本不切实际。美国可能会松一点,包括美国希望日本发展某些方面的军事力量,来平衡中国军事力量的上升,但美国一定不会在那三点上,完全给日本松绑的,因为完全松绑,美国就失去了日本,也失去了军事存在于东北亚的未来。

而日本现在完全投入中国的怀抱,目前也不太可能,一个原因是日本的自尊心,日本近代对中国有优势心理;第二,日本与中国有岛屿争议,日本短期内也不想妥协;第三,中国是否会真的帮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日本也没有把握。

因此,现在可能的就是、这也正是安培上台以后日本的走向,基本上会是仍然站在美国一边,依靠损害邻国利益,来获得美国的一些小施舍和小利益。只是,日本人会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会长期摇摆。安培能做几年首相也要看中美会怎么做,搞不好又是“短命首相”过不了一年就得下台。

因此即使钓鱼台问题解决了,日本在近几十年内,基本上也是摆来摆去,今天靠近美国一点,明天靠近中国一点,或在中美之间搞平衡。而到底靠谁多一点,那要看中美的实力变化。中国更强,日本就要靠近中国一点;美国更强,日本就会靠近美国多一点;或者,猪八戒照镜子--两边不是人!而被中美,甚至俄罗斯联手控制。

中国长远的“对日政策”是什么?

而中国对日本的态度,也应该是又打又拉,打,要狠,狠到让美国都不敢管。拉,也要给够好处和甜头。中国现在不断提二战的条约,就是想靠中俄联盟、国际公理压日本。但靠美国压日本有不利的方面,就是美国本来要压中国和围堵中国的,怎会帮中国压日本?这不是与虎谋皮吗?是,但也不全是,因为美日利益不同,更不是铁板一块。因此,中国仍可利用美国对日本的警惕来制约日本,也可利用自身外交及军事实力,对美国软硬兼施,使美国自愿、也不得不与日本保持距离。

中国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帮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意愿:只要日本与中国妥协合作,解决了钓鱼台及历史问题,中国就可以做“顺水人情”,逐步承认日本的“正常国家”地位。中国可以做给日本松绑的人情,因为目前实际操作的缰绳在美国人手中,而美国最终决不会给日本松绑。这就把球踢给美国,成为美日之间的内在矛盾。上次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提出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最后方案”,而最终出面“一票否决”的竟是美国自己,使美国完全“原形毕露”。

而从长远未来看,给日本松绑还是拉紧,也不再是美国的专属权力,未来二三十年内,中国将获得给日本松绑或拉紧缰绳的主要权力,回归过去3000年来,中日近邻的固有关系。目前,无论钓鱼台等冲突如何复杂急迫,中国都应继续推动“东亚自贸区”和亚盟等伟大愿景,这是终结美日同盟、并使美国等外强真正淡出亚洲的大势所趋。

本文经《中国论坛》编辑修改。

  356次阅读
帖子总数: 10200; 主题总数: 8004; 注册用户: 150; 当前在线: 2627 (1注册用户; 2626游客)
论坛时间: 2025-04-03, 14:02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