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海控制”,真能“逼中国在美最强处开战”? (中国论坛)
美国“近海控制”,真能“逼中国在美最强处开战”?
中美两国的美好未来是同舟共济,互利合作,而不可能再重复过去的冷战对抗,或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但是某些无知而狂妄的极端分子,却老是习惯于冷战对抗那一套,狗改不了吃屎。
美国是言论自由的国家,下面无名小卒的瞎掰胡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事实上该文作者明显缺乏基本常识,更缺乏对中国军事能力的基本了解。目前和未来,中国对付美日的强项就是精确制导弹,大量低成本的、难以拦截的导弹,到时将象狂风暴雨一样对敌人进行“饱和攻击”,这就是毁灭性的“导弹雨”。
别说在“亚洲近海”,即使在西太平洋的任何对手,恐怕在战争的初始阶段,所有“高价值目标”就被基本摧毁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丧失了制空权,制海权,甚至4CS都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八艘潜艇”连逃跑都没处去,除了等死只能投降,如何奢谈“封锁中国”?
作者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整个一军事白痴!
近海控制:逼中国在美最强之地开战
《美国海军学会学报》2012年12月刊发表美国国防大学国家安全研究学院研究员、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哈姆斯(T. X. Hammes)的文章《近海控制是答案(Offshore Control is the Answer)》,该文透露美国海军正在研究「近海控制」战略,介绍了该战略与「空海一体战」理论的不同,认为「近海控制」符合美国政治利益,战争风险较小,便于结束战争,采用海上封锁即可实现7大战略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研究「近海控制」战略,假想敌已直指中国。现将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在预算消减的背景下,美军正在考量重返亚太的军事战略,意图降低维持亚太军事存在的成本。与其观点鲜明的亚太军事战略相对应,美军目前缺乏明确的装备采购和编制调整策略,军费预算水平也难以满足平时威慑和战时需要。
近期,美国海军提出了「近海控制(OC)」作战理论。与英国传统的「离岸平衡(offshore balancing)」策略不同的是,OC策略设想的是任何盟军力量都不可能挑战中国的陆上军事力量,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美国盟国希望美国有能力限制中国的能源、原材料进口和工业品出口,从而保护这些国家的利益。
「近海控制」作战理论的目标是把中国海军限制在「第一岛链」之内,同时加强对第一岛链的防卫,控制该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作战方式是实施近海经济封锁,而非进入中国领空对中国基础设施直接进行空中打击,迫使中国在美国军力最强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军力最弱的地区开战。实际上,「近海控制」作战理论已经超越了「空海一体战」这种纯粹的作战理念,更倾向于通过美国的地缘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发挥美军的陆海空三军资产效能,从而更好地达成作战目的。
这种方式既可以降低美军在亚太军事存在的维持性军费成本,也能刺激中国投资发展「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使其耗费大量财力用于应对美军的「近海控制」。非常明显,「近海控制」策略虽然处于雏形阶段,还需要在政治、战略、战役、战术层面进行大量的实际检验和可行性论证,但却反映了美军遏制中国的全新的基本观点。
政治考虑。虽然美军的「空海一体战」有能力对一个陆地国家速胜,但是美国要面对其盟国是否允许美国飞机飞越领空打击中国的问题,美国的亚太盟国当局必须考虑到:允许美机过境意味着给了中国对其进行边境打击的理由。因此,美军得到结论:通过非核常规战争击败中国充其量只是一种「设想」。相比之下,「近海控制」战略只需要保护盟国领海和领空不受中国打击,而没有飞机穿越中国领土和领海,既符合美国和平时期的政治环境,又节约了大量维持性经费。比如,用7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就可以取代一个航母战斗群,完成对中国的封锁任务。
战争风险。美军有人担心「近海控制」战略存在导致战争甚至核大战的风险,质疑该战略的应用机时到底是平时还是战时,如果是平时采用,有没有必要对中国保持如此高级别的戒备。同时,中国的经济繁荣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封锁中国势必影响世界经济,到那时,美国和其盟国要绕道中国周边开辟贸易航母,而中国也能新建「丝绸之路」。如果不摧毁中国的基础设施,那么战后中国将快速完成重建。
阻止、保卫和掌控。「近海控制」战略包含三个具体目标,一是阻止中国使用第一岛链之内的海域,二是保卫第一岛链周边的海域和空域,三是掌握第一岛链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目标之中不包括进入中国领空,降低了核扩散风险,缩减了战略执行的成本,同时易于结束「战争」。
封锁战役。五角大楼不会向防空实力日益雄厚的中国领空派遣昂贵的作战飞机,虽然中国的防空导弹在进攻战役中毫无作用,但是在国土防空中将发挥巨大威力,侵入中国腹地必将付出惨重代价。相比之下,「近海控制」战略只实施封锁战役,迫使中国出动有限的远程高性能作战平台,对面美军和盟军的陆基、海基防空导弹和强大的电子战飞机。即使中国攻击美军的空间和网络系统,也不会对美军带来多大挑战。
「近海控制」的优点。形成强大的威慑,降低核大战风险,便于结束冲突,降低平时维持性成本,迫使中国在武器系统最大射程之外开战,美国海军避开中国的攻击,封锁成本同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