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直排显示

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建设新农村” (中国论坛)

作者: 主流, 发表于: 星期一, 八月 06, 2012, 22:51 (4489天前)

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建设新农村”

作者:岩华,中华发展战略研所主任。

中国经济下行危机除了西方市场萎缩因素,更主要的是大城市化与农村日趋贫困,内部消费不振。这与1970-80年代的韩国及其类似。当时韩国的“出口依赖”型经济拉动沿海和大城市迅速发展,但农村依旧延续千年的贫困落后,并日益恶化。那时韩国及时推动“新邑运动”,不惜代价强化基建民生,全力普及农村教育,最终使实现平衡发展及全面现代化。

目前,韩国的大学升学率达到85%,高中达到98%,中小学几乎100%,教育程度超过美日,堪比西欧最好国家!其国民素质与日俱增,经济发展强劲,创造性十足,甚至有超逾日本,引领亚洲四小龙发展之趋势,实乃其“教育优先”战略开花结果矣!

1970年代,韩国的“新邑(村)运动”,首先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中心展开农村全面改进运动,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城乡各方面。主要内容就是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兴修道路、水电、场馆和民生设施;改善生存环境;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等,目的是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型国家。这跟中国的“建设新农村”十分类似。

韩国与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类似,都是人多地少的传统农业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的20%。1949年韩国实行土地改革,平均了地权,土地一直属于农民私有。尽管长期以来,韩国都允许土地产权的自由交易,鼓励农业的规模模经营。但是分散弱小的家庭经营和小农经济,一直困扰韩国的农业发展。目前,农业人口有50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左右,户均耕地1.3公顷(20亩),其中大约80%农户的土地不超过20亩。这比中国农村的情况好不了哪里去。

1960年代韩战结束后,韩国产业结构逐渐从农业转到工业化,开始了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腾飞。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则同时开展了著名的“新村运动”,确保城乡共同发展。到了1988年,人均GDP已从1960年的60美元增加的4040美元,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20年以后今天,韩国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

这期间,韩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1962年的43.3%下降到1992年的7.7%;农业劳动人口由1963年的30%下降到1992年的16%。到上世纪末,其主要产业的大约比例为:农业为5%,工业为35%,服务业为60%。

新邑运动:改善农村基建,强化科教

60年代末,韩国的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农村的小农经济却停滞不前,农民愚昧贫穷,农业生产落后;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产业结构失衡。韩国政府在留学美日的知识精英建议下,决定展开一场彻底改变农村面貌的运动,以带动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造新农民,这一政策就叫做“新邑(村)运动”。

具体上,“新村运动”推出一系列配套工程促进农村综合发展。主要有:第一、成立科研机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及增加农民收入;第二、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规划建设新农村,增设农村的现代化设施;第三、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勤勉、自强、团结、奉献”的新农民等。到上世纪末,新村运动使韩国农村和农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七十年代农民的收入甚至还曾经超过城市居民。其成功经验得到世界很多国家和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曾先后有120多个国家派员参观考察。

颁布《农村振兴法》,设立“农村振兴厅”

韩国早于1947年12月就成立了“国立农事改良院”,后来经过几次改组。直到1962年4月韩国颁布了《农村振兴法》。根据该法在汉城附近的水原市西湖边,成立了韩国农村振兴厅,振兴厅直属国务院。按照《农村振兴法》规定,振兴厅全面负责韩国的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同时还承担“农村新生活指导”以及农场主的培养和农业公务员的培训等。

韩国在各道、市、郡等地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如道(省)设立有9个农村振兴院,;市、郡(市、县)设有162个农村指导所;每3-4个面、邑(乡、镇)设有1个农村指导所,各指导所还有具体专业分工。农村指导所主要负责农技推广、示范和生产指导。

1978年以来,振兴厅先后成立了农村营养改良研修所、农药研究所、热带农业官室、农业遗传工程研究所、作物试验场、园艺研究所、兽医科学研究所、蚕丝昆虫研究所、畜产技术研究所和农村生活研究所等15个科研机构。这些研究所的汇集推出的科研成果,由各个“农村指导所”迅速在农村推广和应用,在农业生产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新村运动免费进行“农民培训”

经济腾飞取决与国民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普及,这是实施赶超型战略国家的普遍经验。韩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也正是得益于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韩国义务教育的中央政府集中优先投入、超前发展、广辟税源等政策,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在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普及和提高,为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韩国的“超前发展,教育优先”战略,是正确的历史选择。韩国与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情况相似,经济腾飞主要依赖于教育发达的城市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菲律宾及南亚和东南亚落后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失败造成的。其中基础教育和国民素质的差异,起决定性因素。

另外,韩国的“新村运动”核心是对成年农民进行“免费培训”。韩国对农民进行的教育,主要有三个专业:顶尖农业教育、计算机教育和电子商务。农民接受培训全部免费,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来补贴。例如,每个农村指导所每年培训100多名农民。农民首先由本人提出申请,然后由市县推荐,最后由学院经过面试才决定是否录取。农民经过培训后,一般都会具备很强的创业能力,许多人由此成了有名的农业企业家。他们致富一方,带活一片,在韩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育优良品种,推动“绿色革命”

韩国政府为适应小农经济的现实国情,指导农民把小规模家庭经营的人多地少的弱点,转化为可与外国竞争的“比较优势”。一方面指导农民精耕细作,推广应用科技;另一方面鼓励农户从以前种植价值低廉的水稻为主,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及畜牧业。以出口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换取进口价值低廉的农产品。

政府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推动绿色革命。1967年韩国科技人员用粳型和籼型水稻成功培育出IR667稻种,它比一般品种增产约30%。通过这类良种的全面推广,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为韩国的“绿色革命”。1969-1977年间,韩国水稻产量从407万吨增加到601万吨,单产从每公顷3.5吨上升到4.9吨。1975年,韩国实现了大米自给的目标。目前,韩国的水稻单产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的地位,1992年为每公顷6.3吨。

以有机农业、机械和科技化应对全球化冲击

从70年代后期起,随着工业化发展,韩国的粮食自给率开始下降。除了主食稻米能够勉强自给外,棉花、麻等工业化急需的原料也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目前在畜产品中,除了牛奶和鸡蛋基本保证自给外,牛、猪、鸡等肉类的自给率都不足50%。1993年底韩国签定了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关税化和大米最低准入制度对韩国的农业产生更大的冲击。近年来的农村城市化的加快,更使农产品自给率继续下降。

加入世贸组织后,韩国的农产品市场更加放开,国际农产品(主要来自中国和美国)价格低于国内产品。韩国采取的农业发展战略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标准,来与廉价的进口货竞争。主要是选育优良品种,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精耕细作的有机农业。虽然韩国农户生产规模与中国相似,但由于高效农业和小型农业机械的配套发展,农业生产从前期育种到后期加工管理,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产业化。现在,韩国生产的优质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产品,还大量出口日本、美欧等发达国家。

限于篇幅先介绍“新村运动”。以后我们逐渐介绍韩国的“农协模式”,及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机制。

  531次阅读

韩国大学普及85%,中小学几乎100%!

作者: 教育, 发表于: 星期一, 八月 06, 2012, 23:05 (4489天前) @ 主流

目前,韩国的大学升学率达到85%,高中达到98%,中小学几乎100%,教育程度超过美日,堪比西欧最好国家!其国民素质与日俱增,经济发展强劲,创造性十足,甚至有超逾日本,引领亚洲四小龙发展之趋势,实乃其“教育优先”战略开花结果矣!

  500次阅读
帖子总数: 9902; 主题总数: 7721;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880 (0注册用户; 880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1, 03:19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