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富强的真正障碍是“教育机制” (中国论坛)
美媒:中国要成真正强国须解决教育机制问题
美国彭博社5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强国 几年之后,当历史学家回头再看2010年的四五月份时,他们认为最有长期意义的新闻会是什么呢?会是SEC突袭调查高盛?或是阻断了世界航班和航运的火山灰?还是将危及到海外沿岸的漏油事件?这些在今日夺取了各报头条位置的报道到那时可能根本不会被历史学家所注意得到,相反,那时他们关注的将会是有关中国的各大报道。
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你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崛起。诚然,中国还有很多穷人,其社保和社会安全体制尚落后很多国家,有很多分析家只看到了这个国家的贫穷问题,看到这个国家军队尚未遍布全球,尚不能随便对任一目标发动袭击,并由此愚蠢地认为中国还是一个弱国。但是这些分析家们错过了很主要的一点。当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日本和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时,中国能够帮助其它国家从经济危机中恢复的能力给了它更多力量,远远超出了尚在做经济斗争的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超级大国”。“超级大国”已经不是指是否有能力发射足够数量的炸弹夷平整个地球了。
现在重要的是中国要发展成什么样的超级大国。中国不能只关注是否确保获得了获得商品的途径来打造长期实力,不能单单是因为战胜了金融风暴,相反,它要以一个充满活力的、有长期实力的超级大国的形象出现。中国需要超越品牌建设,更要解决国内教育机制的不足。
尽管很多人认为在中国的大学在不断培育出尖端工程师,但事实上中国的教育机制并未为全球的商业化提供足够大学生。大部分高学历学生又选择到美国哈佛或斯坦福这类大学深造,是因为他们在国内得不到所需的培训。有个例子可以说明中国教育机制尚不够强大:尽管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目前数目已经到达600亿,但是很多在华外企的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还是他们在这里招募不到具有完成相应才能和技能的工作人员。
目前很多中国教育机制都基于死记硬背和大班授课的形势,并且他们还过早地把学生引向了专业道路。例如,学生在入大学前如果说明自己将选择哪个专业的话,入学后他们一般就不能再更改。可是,18岁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会真正知道什么学科会让他们感兴趣,或自己真的擅长什么呢?
中国应实行一种跨学科式的教育机制。并且应允许学生入学后再选择自己的专业,允许他们尝试学习不同的课程。中国的大学还应与有前瞻性的公司合作,例如因特尔和苹果等,帮助设计有用的课程材料,让学生们以后可以找得到工作。
中国已经在经济上大步向前了,但是要真正成为并保持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写他们的教育机制,为这个正在转型的国家提供真正有竞争力的国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