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美国“农业模式”适合中国吗? (中国论坛)

作者: 主流, 发表于: 星期一, 五月 02, 2011, 00:37 (5086天前)

美国“农业模式”适合中国吗?

作者:岩华,中华战略研究所主任

很多中国“学者”仅凭对外界农业的一知半解,就铁口独断这“不适合中国”,那“不能搞”。所谓的美国“农业模式”不适合中国,日韩台湾农业模式才是中国榜样,就是这类典型的坐井观天及瞎子摸象。难道他们不知道中国现在农业现状,是世界上最糟的?

一户种地上千亩:美国典型的“家庭农场”
[image]

这些“专家学者”似乎不知道,所谓的“美国农业模式”,并不只是“地多人少”的美国所独有,“人多地少”的法、德、英、意、西等西欧国家;世界农业大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南非,及巴西、阿根廷、秘鲁等拉美国家,也是这种“规模农业”。其中,拥挤的法国、捷克、匈牙利及德国以“大农场”为主的现代农业,其粮食产量是其自给率的两三倍,世界领先!

法国农村:一望无际,跃野千里,每公顷产量达6.8吨
[image]

其实,世界上所有农业发达国家,无不都是以大规模、机械化的大型专业农场为主(小型家庭农场为辅)!这些国家不到1%的大农场占据了50%以上的耕地,80%以上的小麦、大米、玉米、大豆、棉花等国家战略性的“主要农产品(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都是由这些规模农场支撑,确保了农产品的供需稳定,价格低廉。

难道所有这些现代农业,中国都“不能搞”,也“不适合国情”吗?

某些“学者”推崇“日韩台农业模式”。因为这些“东亚农业”的情况类似中国的“人多地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小型机械,精品农业”,才是中国发展的榜样,云云。其实,从世界整体农业看,日韩台等小农经济,正是“失败农业”的典型例子。

日韩“小农经济”只使用小型机械,农业效益低下
[image]

目前,日韩台农产品自给率20%左右,象玉米、大豆、小麦等饲料及副食,自给率10%左右。在发达经济体中是粮食自给率最低的几个。日韩台的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纯农业收入,只相对于先进国家三分之一或更少。无论农业效率还是质量都与其发达的工商及服务业,无法相提并论。

旅游观光:日本的“精致农业”好看不能吃
[image]

中国是一个13.5亿人口大国,与日韩台等(不及中国的10%)有着根本的不同。日韩台可以专注发展科技产品,而忽略农业,可以依赖粮食进口,但中国却不能。

近年来,中国进口什么,世界上什么价格就暴涨,出口什么,世界上什么价格就暴跌--这已验证了一个事实:中国太庞大了,世界上没有谁能养活中国!这不仅是世界经济问题,也是中国的国家安全及战略问题。

去年,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毫无预警地忽然停止粮食出口,导致世界小麦价格大涨。目前,中国大量进口玉米、大豆和棉花等,导致美国农产品价格暴涨--试想,美国也停止出口农产品,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美国农村小镇是啥模样?比大城市更舒适漂亮
[image]

事实上,中国的国土和耕地状况,与美国、俄罗斯及巴西等土地及资源大国,十分类似,却不同与狭小拥挤的日韩台。在中国西部和东北地区,大量的未开发和未利用的产权未明“无主之地”,被人为地闲置浪费。内地农村很多土地要么自给自足,要么荒芜浪费。

机械化:巴西大农场的收获季节
[image]

其实,只要中国也象东欧、俄罗斯及越南那样“确权颁证,土地流转”,允许农民买卖、抵押和继承土地,中国大量积压和浪费的农业资源,就会爆发性地释放出来!市场经济的自动趋势,将使中国出现遍地大型现代化农场与众多家庭农场,成为世界的大粮仓。中国不仅农产品可以自给,还会象俄罗斯和越南“土地改革”十几年来那样,大量剩余粮食出口。

“人机混用”,俄罗斯新型私有农场
[image]

某些人臆想的中国出现“大量流民”,是典型的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只是迂腐保守,反对改革的借口。他们不知道“规模农业”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本身就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他们多交的税收,足够免费抚养所有老弱病残和竞争失败者。同时,从原始农业释出的大量劳力和人才,更多地进入工商服务业、创立新城镇,促进各个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中国城乡一体的现代化。而这,才是中国农业的唯一出路。

转贴:中国是否适合“美国农业模式”?

  中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机械化是目前国内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不过美国地多人少,平均每个农场面积达六七千亩,我国平均每户耕地的面积仅为六七亩地,中国的农业要达到类似美国的水平,是不可能的。目前东北地区85%的水稻种植也在实行现代化机械操作,但是由于土地有限,最大的种植者的种植面积也仅有300多亩。而南方由于地势不平,人更多地更少,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

  李国祥指出,我国的耕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民不能买卖耕地。去年开始,国家鼓励土地流转,目前,全国有13%的地是流转的。但由于人多地少,一户农户难以租下大面积的耕地,而且耕地租金很高,有些农民一亩地的租金要价700元,比美国还贵,租地种粮很难赚钱。国内的平均水平是一亩地赚500元。 “我们的发展目标比较接近日本目前的情况。日本一户平均种植面积为几十亩地。”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美国这种大规模的农业工业化种植模式并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因为土地除了承担农产品生产的功能,还起着给农民提供保障的作用。由于大量农民转移出去是个大问题,很多农民是不会轻易将土地转租出去的。因此,在中国,大规模生产的农场难以普及。”他说,“在中国,将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小部分人手里,将引起社会问题。”

  2752次阅读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帖子总数: 10200; 主题总数: 8004; 注册用户: 150; 当前在线: 1533 (0注册用户; 1533游客)
论坛时间: 2025-04-03, 19:10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