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综合性论坛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

直排显示

读《召公谏》:言论自由何等重要? (中国论坛)

作者: degu, 发表于: 星期二, 二月 22, 2011, 11:14 (5021天前)

读《召公谏》:言论自由何等重要?

送交者: 德孤

《召公谏厉王止谤》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辨;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於是国人莫敢出言。叁年,乃流王於彘。

译文:

厉王暴虐,百姓都在暗地里说厉王的不是。召公将这一切告诉厉王说:“百姓不能忍受您暴虐的政令。”厉王大怒,找了个卫国的巫师,使他来监督说谤言的人。只要卫国的巫师将谤言的人告诉厉王,厉王就把谤人杀掉。(于是)百姓都不敢说话了,道路上彼此交换眼光而已。

厉王很高兴,对召公说:“我能消除谤言,百姓不敢乱说了。”

召公说:“这只是堵住了百姓的嘴而已。对待百姓批评,就像防治洪水:河流堵塞会使堤坝崩溃,则会伤害更多人,愚民政策也一样。所以,治水要用疏导的方法使洪流流入大海;治理国家的人要让百姓评论政事得失。因此天子处理政事时,公卿和大夫可以进献讽谏的诗作;乐师可以创作歌曲;史官可以进献史书;智囊进言规劝天子,百姓言论自由。

平民百姓没有机会见到国君,因此他们应把对政事的意见间接地传达给国君知道。亲近的大臣要尽规劝国君的责任。和国君同宗的大臣要弥补国君的过失和监督国君的行为。乐师和史官要用乐曲和史书来对国君进行教诲。朝中元老们要整理朝政,使国君处理政事可以仔细考虑,使自己的处理与常理不相违背。

百姓的嘴巴就像土地上有山川和河流,钱财从口中出,就像土地有各种各样的盛产,人们衣食的资源从此而生。由于百姓用口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从他们的言论中得到体现。推行百姓认为是好的,防范百姓认为是坏的。如同土地能使衣食丰富一样,百姓发表的言论是考虑成熟后自然的流露。如果堵塞了百姓的口,会有多少人赞同呢?

厉王不听召公的劝导。从此,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三年后,周厉王被人民造反推翻,流放到山西北部荒蛮的猪圈(彘地)。


读《召公谏厉王止谤》有感

读史,能动情,也知兴衰。阅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后,不胜感慨,掩卷而思。

周厉王犯了很多错误,百姓非议,本是正常的。周厉王本应该“闻过则喜”,倾听民之言己过,修善以避祸,然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掩耳窃铃,堵塞言论。表面上强硬政策生效,百姓不敢再评论周厉王的是非,“莫敢言,道路以目”。结果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三年后,百姓不再用语言,而是用行动说话,奋起造反,结果,周厉王不堪一击,其追随者作鸟兽散,落得被推翻流放的可耻、可悲下场。

对人民的意见,不是虚心接受,置天下反对派精英于不顾,封堵言路,愚民害己。历史是一面镜子,迷信权力和军警,爱听吹牛拍马之词,挖空心思,编造自欺欺人的稳定压倒一切类口实,妄想用武力对付百姓意见,这不正是几千年前周厉王办法的复制吗?周厉王下场不好,当代周厉王们难道会有好下场吗?

老百姓千里万里来北京告状,表明在他们心中还有希望存在,还相信这个政府。如果连这都暴力打压,不是明白无误地要消除人民的最后希望吗?有时我们真不明白,一些人也像知识分子,为什么不能吸取教训,反而要自取灭亡呢?难道是周厉王附体,非要走他的老路,逼人民造反才甘心吗?

我真诚的希望,中国有头脑和良心的政治家们,都不会走周厉王之路。直面现实,广开言路,勇于改革,这于国于民于已,都为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比西方短暂的民主社会有更丰富的政治和文化遗产,但周厉王的愚民现象为什么不能绝迹呢?刘项成于不读书,中国文化承传断层也。

  767次阅读

坑焚未尽山东反,刘项成于不读书!

作者: 刘项, 发表于: 星期三, 二月 23, 2011, 01:13 (5020天前) @ degu

焚书未尽山东反,刘项成于不读书!

  669次阅读
帖子总数: 9902; 主题总数: 7721; 注册用户: 149; 当前在线: 1373 (0注册用户; 1373游客)
论坛时间: 2024-11-21, 06:11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