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美国“对台军售”? (中国论坛)
如何处理美国“对台军售”?
作者:主流,中华发展战略研究所
胡锦涛访美后,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关系在三个方面得到加强:一、中国在美投资及采购了450亿美元巨额订单,并承诺开放更加广阔的中国市场,对积重难返的美国经济雪里送炭;二、中美在朝鲜及伊朗核武,国际反恐等方面,达成合作与互信协议,帮助美国稳定了国际格局;三、中美在经贸、人权、环保及其他问题上达成默契及共识,减少了美国国会对政府的压力。
短时间内,美国不会“对台军售”
中美这种“合作关系”来之不易,因此短时间内,美国不会启动大规模“对台军售”。尽管台湾一再要求美国出售台湾F16-CD战机等先进武器,但美国已经明确拒绝。事实上,随着中美力量消长及国际现实,近年来美国对台军售已成“强弩之末”。目前,美国内部讨论的只是对台湾现有战机的“升级换代”――这项替代方案大约40亿美元。但美国可能面临两边不讨好的境地:台湾不满,大陆反对。
美国现在就是在这个窘态下,“等待时机”。等待什么时机呢?就是等中国再次犯错:在经贸、人权、反恐、朝伊等各方面与美冲突,引发国会反弹,欧巴马就会得到口实,顺水推舟,适时推出对台军售。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虽然中国强烈反对,但过去的经验表明,北京除了口头“强烈抗议”外,其他行动都是象征性的。即使中断军事交流,拒绝美军访港,阻挠制裁伊朗等,也是暂时的;所谓的制裁美国公司,也不了了之。总之,美国以为北京将会象以前一样“逆来顺受”。
美国有人举最近的一个例子:北京原本“坚决反对”美军航母进入黄海参加韩国军演,但去年延坪岛炮击后,美军立即派出航母进入。而中国外交部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但不再反对,反而无条件放弃固有立场,四处央求“六方会谈”…
中国对美政策的毫无“逻辑与章法”,正是美国过去30多年,明目张胆地违反《八一七公报(在邓小平威逼下,美国明确承诺:对台军售不超过以往的质与量,并逐步减少直至结束)》之内在原因。特别是布什父子时期,美国几次重大的对台军售,为岛内台独势力撑腰壮胆,使台独运动从此风起云涌,并肆无忌惮挑衅大陆,几乎引发两岸战争(美国也难免卷入战祸)。至今,台独遗毒仍积重难返。
必须给美国对台军售,立下规矩
中国过去那种苟且偷生的鸵鸟心态,与李鸿章的丧权辱国,张学良的不抵抗、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基本上一脉相承:不愿付出眼前牺牲,终致祸国殃民,不可收拾。这正是近代中国沉沦积弱,内忧外患的根本原因。如果毛泽东也“延续惯例”,中国就不可能有远征朝鲜,扬威越南,与美苏反复较量的坚强意志,更不可能成为今日数一数二的世界强国!
美国对台军售,绝不仅仅是“武器交易”那么简单,实际上这种政治资源,才是分裂势力的源头,是台独的救命稻草!这个口子堵不住,就会象北宋被鞑虏侵占“燕云十六州”那样,先天性的地缘战略缺口,终成中国统一与富强的心腹大患!
要想真正堵住这个口子,就得象当年邓小平那样,不惜亮出“爆炸性的”底牌,给美国的“对台军售”,立下规矩。首先,让美国得不偿失:美国出售台湾多少武器,中国就撤销几倍的美国订单;第二,制裁军售台湾的美国公司,并“株连九族”,一并制裁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其他公司;第三,中断军事交流,否决对朝鲜、伊朗等美国对手的任何国际制裁;第四,与俄罗斯等结成军事同盟,出售先进武器给美国的非盟友国家等。
这些制裁措施要提前告知美国,并大张旗鼓地列出制裁美国公司的清单,以便他们及早权衡利弊,提前游说美国政府和国会,预先避免灾难性后果的发生。如果美国一意孤行,执意对台军售,那中国就没什么好谈的!必须言信行果,一一兑现,绝不手软。否则,若在此关键性国策上怕狼畏虎,犹豫不决,无异于姑息纵容,养虎为患。
珍惜目前中美新型“合作关系”
同时,中国必须进行两手策略,首先加倍珍惜目前中美新型“合作关系”的良好开端,认真履行在经贸、人权、反恐、环保等各领域对美国的承诺,真诚合作,切实维护和培育中美互信与友好,绝不首先破坏中美关系和彼此诚信,不给美国那些反华势力以口实和把柄。
另外,中国对台政策,也要做相应调整,营造和平友善环境。例如,扩大两岸经贸投资合作,邀请台湾加入相关自由经贸区;撤除针对台湾的导弹及重型武器;建立两岸危机管控和军事互信机制;邀请两岸领导人互访,并在建立互信后,允许马英九以“适当名义”访问欧美等“非邦交国”;允许台湾在“非邦交国”建立更多“经文处”等等。但是,如台湾继续执意大规模军购,大陆目前对台政策,也必须“重新考虑”。
也许很多台湾人不喜欢主流,但将来最终会感激他们!
日久见人心
现在只是允许马英九以“适当名义”访问欧美
而不是允许“台湾领导人”以“适当名义”访问欧美!
如果台湾大举军购,大陆对台政策也得“重新考虑”
如果台湾继续大举军购,大陆很多对台政策,也得“重新考虑”
欧胡密谈恐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欧胡密谈恐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作者:陈一新,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1月23—26日专程来台简报1月18—21日欧胡会的内容与谈判过程。记者会上,他指出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拒绝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签订“第四公报”,也不愿“核心利益”的字眼出现在19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之中。尽管他的说法看来很对得起我国,但仍有不少疑点有待我国官员继续寻求了解。
第四公报 战略性威胁
薄瑞光说,因为美国“时时把台湾放在心上”,所以美方这次在欧胡会与《联合声明》协商过程,既未伤害台湾利益,也未打破任何台湾关注议题的底线。虽然中方最早希望以“第四公报”形式发表,在美方拒绝后,又寻求将“核心利益”字眼载入《联合声明》,但美方仍不同意,因不希望文字歧见造成误解。
这反映奥巴马与他的国安团队并非“时时把台湾放在心上”,否则也不会在2009年11月17日与胡锦涛发表美中《联合声明》了。在该份《联合声明》中,美方含糊其辞地表示尊重中方在西藏、新疆与台湾领土与主权的“核心利益”。所幸,最近这第二份《联合声明》中有关“核心利益”的文字仍有各说各话空间,美方事后坚称从未同意中方在台湾的“核心利益”。
最让台北担心的是,薄瑞光提到,美方拒绝签订“第四公报”的重要考量竟然是“时候未到”。显然,这不仅意味签订“第四公报”的时机、气氛尚未成熟,也表示双方在各自提出的条件方面尚未谈拢。
因此,对台北而言,薄瑞光技术性地对“第四公报”的“爆料”,不无可能是战略性的“威胁”。有人说薄瑞光的爆料是项庄舞剑,志在“美牛”。然而,美国牛肉与瘦肉精问题是美台之间小小的技术性问题,不值得奥巴马政府大张旗鼓,放出华府拒签“第四公报”的原委逼台北就范。只有针对重大战略问题,美国才有必要出重手。既然是战略性的威胁,台北必须妥为因应,有必要在大陆政策、两岸关系、美中台关系或国际问题做出重大决策前与美国谘商,让美国放心。
下指导棋 又不想负责
薄瑞光重申,美国无意担任两岸调人,美方对两岸协商,包括时程与主题等项目,均无特定看法,会尊重台湾人民决定。美国对两岸关系现状感到满意,无促谈立场;但若两岸谘商台湾如何拓展国际空间,美方定位为“政治议题”。
然而,薄瑞光的谈话与奥巴马在《联合声明》的谈话颇有出入。两次欧胡会的《联合声明》都强调:美国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积极稳定的关系。而这也与美副国务卿史坦柏格2009年9月24日演说中,鼓励两岸展开建立军事互信措施谈判的呼吁遥相呼应。既然美国无意担任两岸调人、也无意促谈,但又动辄对我国下指导棋,难道美国想插手两岸事务、又不想负责?
最后,关于欧胡密谈的内容,薄瑞光表示,双方除聚焦朝鲜核武问题,胡锦涛的确提到台湾议题,要求美方减少并最终停止对台军售,但美方表示对台有承诺、不会改变对台政策。然而,美中官员既然谈到“第四公报”与“核心利益”,也可能会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